切换到宽版
  • 2928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表现两个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冯帆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2-19
幼儿园三年是孩子接受社会化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因此强调生活自理、遵守规则、克制需求、服从教导,并在集体化生活与活动中学会互助、合作与分享。少数孩子在入园前已经受过家长的训练,入园后自然能够保持家园一致的习惯,家长当然很满意,但多数孩子不是这样,他们从松散随意、样样事情都有家长照顾甚至代劳,突然之间面对幼儿园的严格要求,被动地接受着这些训练,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不管是在老师严格管教造成的压力,或者孩子为了迎合老师而不得不遵循造成的压力,一天坚持下来,他都已经精疲力尽,而且陷于负面情绪状态中,这样一回到熟悉的家,失去了原来的警惕性,自然就会彻底释放,变成“想怎样就怎样了”。这是许多幼儿园的“现状”,老师和家长可能都会有一些想法,然而却只能抗着一个“无奈”,在焦虑中继续走下去。
在幼儿园
这种状况,在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来说,自然有他们不得不这么做的苦衷:班级太大,幼儿和教师的比例超过10:1,如何管得住孩子,不会因为随意活动而发生意外?如何让孩子安静端坐保证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如何维持秩序让领导和家长看着满意?经验告诉她们唯有三大招:
严管: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不准做,大家必须“听话”,没有个人使小性子或“我就要这样”的权利。于是上课气氛紧张、严肃,孩子在压力下不得不遵从。孩子不同的天性和成长的节奏,在这里只有理论上的存在。孩子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和生理、心理上的不舒服,渐渐形成一种“常态”。
端坐:采用军校的做法,必须双手伸直、挺直身子端坐。这是一道有效的紧箍咒,动弹不得,当然不会动作多多而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对于发育成长期的幼儿,这是“逆天”的,伤害性很大,但却最为有效。军校的学生是成人,而且端坐时双手自然地摆放在膝盖上,比较放松,能够持久;孩子双手垂直不能摆动,5分钟就疲倦不堪,硬挺下去,后果可以想象。
统一行动:不统一行动,20个孩子20个样,老师手忙脚乱管不来,活动不能进行,后果谁也负责不了。正规的蒙台梭利幼儿园不同,蒙氏教育法强调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实施灵活的教学活动,是有其特殊的设备条件,包括环境、设备、教具、教师等丰富的资源和规律化的活动指引,一般幼儿园是不具备的。不能按孩子的个别差异实施灵活有趣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很无奈。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幼儿渐渐形成一种秩序感:只要一进入幼儿园,就立刻规规矩矩,表现得有模有样。但一走出幼儿园,有些就会立刻情绪崩溃,有些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寻求安慰或补偿,于是就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家中
在一般家长来说,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只是一种任务。父母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多数孩子都是“谁有空谁去接”,安全回来就是了,很难想到孩子需要大人来协助放松,回复元气。因此在孩子感受到被忽略下,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各种行动、索求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大人无法理解,不是哄,就是管,结果都是一样,日复一日,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就变了样。
有没有改进的办法?当然有。但做起来很困难。在某些幼儿园,由于资源的限制,目前是很难改变的。尽管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
·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按这两条指导,幼儿园老师应该可以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改变不合理的教学与管理模式,问题是“现实条件”,不是说想改变就能改变,万一改变了失控,问题成堆,谁也负不起后果。尽管这类幼儿园的数目不是“大多数”,但也是令人痛心的事。
家长在面对“孩子回到家就变了样”的情况时,是可以做些努力的,至少从这三个方面去关心孩子:
·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已经用餐,别急着安排吃饭,更别用零食或甜饮料来讨好安慰,喝些水,带着他做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谈谈笑笑,通过自由自在的活动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别太关注孩子“今天学什么”,多谈“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家长别总是按自己的需要,送孩子去上什么特长班或兴趣班,在疲倦不堪的时候,任何“班”都形同牢狱,对孩子有害无益。
·晚上洗澡、晚餐后,别再要求孩子学习,亲子亲密时间要特别重视,玩一会亲子游戏,谈谈天,就该陪伴孩子上床睡觉,绝对不可再看电视。
·周末必须安排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活泼起来,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