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57阅读
  • 0回复

面对在自己面前爱发脾气,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冯帆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2-23
  一天晚上,安安跟着爸妈去妈妈的朋友韩阿姨家做客。到了韩阿姨家,安安妈妈和韩阿姨坐在客厅聊了起来,而安安爸爸则和韩阿姨的丈夫在隔壁书房聊着。
  大概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安安就吵吵嚷嚷着要玩“白雪公主”的游戏。妈妈正和韩阿姨谈事情,就轻轻地摸了摸安安的头说:“妈妈有事,在和阿姨说话,你可以找爸爸玩。”
  过了一会儿,安安又凑到妈妈身边,嫩声嫩气地说:“我想听故事,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好不好?”
  妈妈听了,脸色略有不悦地说:“出门前,你不是答应过妈妈,不会打扰妈妈的吗?你可以让爸爸给你讲啊。”
  于是,安安只好去找爸爸,可是,爸爸也在聊天,没怎么理她。
  后来,安安又来到妈妈这边,然而,就在安安妈妈和韩阿姨谈得正酣时,安安突然把拿在手中的画册砸到妈妈脸上!就在那一瞬间,画册的硬角扎着了妈妈的脸,她明显感觉到一阵钻心的痛。
  这时,听到屋外的声音,安安爸爸和叔叔也来了,安安爸爸看到妻子脸上重重的一道红印,惊呼道:“真的被打伤了,都破皮了!”
  于是,安安爸爸赶紧问妻子要不要紧,知道没有什么大碍,转身对安安说:“安安,你把妈妈打伤了!快向妈妈道歉!”
  可是,此时的安安小脸憋得通红,不肯抬起头,也不肯开口说话。安安妈妈也伤心地说:“你打了妈妈,妈妈真的很难过,也很生气。”然而,安安依然是一副“不知悔改”的样子。


  读懂孩子的行为


  大人被孩子打了,这是很多家庭都遇到过的棘手问题,然而,要想彻底改正孩子的这种无礼行为,一定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一,家长过多关注孩子,这样就容易让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就如故事中的安安一样,第一次没有人关注她,在她的再三要求下,还是没有人关注她,当孩子被拒绝多次之后,就会变得恼羞成怒了。

      其二,家长在孩子“伤害”自己时,虽说当时表现得很难过、很生气,但是只要孩子向家长道歉,马上就可以获得原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丝毫没有让孩子承担过相应的自然结果。换句话说,在孩子发生暴力行为后,只要说句“对不起”就行了,而此时的一句“对不起”就成了免死牌,孩子是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但是,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只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家长的伤心、难过、生气都是暂时的,家长总是会原谅我们的,家长会无条件地宽容我们所有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屡次犯错。


  那么,这个自然结果又是什么呢?


  假如一个成年人打了你,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你一定很生气,一时半会儿不会轻易原谅他,你还不会理他,直到打你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诚意向你道歉,并保证下次不再犯错。也就是说,这个自然结果有三种可能:第一:被打者很生气;第二:被打者不会再和打人者友好交往;第三:两个人会友好交往,但是需要打人者做出承诺,并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毫无疑问,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理所当然也不会和孩子“记仇”,而事实上,很多父母也是这么做的,就算当时真生气了,但是事情一过就会原谅孩子,很快淡忘这件事情。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孩子无所顾忌地伤害父母,冲父母乱发脾气,甚至是暴力攻击父母。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的人,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能承担责任的个体,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换种方式爱孩子


  面对在自己面前爱发脾气,甚至是实施暴力的孩子,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1.家长要给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孩子在外面惹了事或是犯了错,很多家长就会忙不迭出面摆平,习惯于给孩子收拾残局。其实,这种给孩子“擦屁股”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会习惯家长替他负责,永远也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2.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出现种种暴力行为时,不少家长尝试过多种方法都无效。打骂、惩罚会让孩子逆反或屈从;说教会让孩子嫌烦;频繁提醒也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承担其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3.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而不是那么快就轻易原谅孩子。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的人。
本文来源:《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