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我因为没化好妆而哭泣,
你却安慰说我是你眼里最漂亮的。
你的一句“你不懂”,
让我破涕为笑。
我笨手笨脚,
想试着体验生活的时候,
你却总是满是心疼,
夺走了我学习的机会,
只因为一句“你不懂,让妈妈来。”
我慢慢长大,
想帮你分担家务,
你却催促我学习、休息,
自己默默奉献,
我开始习以为常。
再到后来,
我开始拒绝任何的帮忙,
叛逆地想要成全你的那句“你不懂”。
当我想要获取自己的自由空间,
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时,
你却还是担心地说“你不懂”,
却从不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等我真正需要自己独当一面时,
却发现这些年来的“你不懂”,
真的让自己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很常见。从小开始,因为孩子繁重的学业压力,家长们便开始了被“奴役”的生活。衣食无忧的孩子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来不去管家务,偶尔想要帮一下忙时,等来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呵斥“你去学习吧,别的都不用管。”
多少孩子正因为父母的一句“你不懂”而最后真的变成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做。等有一天你发现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弱者”时,你是不是才会反省,我给孩子全心全意的爱难道错了吗?
是的,你的确细心地保护着孩子长大了,但孩子却长期接受着你担心的“爱”,受之无愧,却不知如何去关爱他人,变成了不愿付出“爱”的空壳。而这样只知索取而不知感恩的孩子,在成年后很难融入社会,因为社会不可能“无条件”给予任何人想要的东西。
1
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点滴
每个孩子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比如孩子想要做某项家务时,不妨让他试一试,别担心他捣乱或做不好,只要有心,没有学不会的事。
当孩子想要学习某项才艺时,可以带他先去了解和体验,如果真的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下去,那就鼓励他学。
当孩子想外出游玩时,听一听他的想法,为什么想要去那里,能否全家一起出发……
孩子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对未来生活的良好积淀,不要因为时间、金钱或“你不懂”等原因,浇灭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技能的热情。
2
教会孩子付出和责任感
别让自己的一味付出成为习惯,适当地做“懒”父母:
下班回到家,向孩子撒撒娇,能否给爸妈一个拥抱?能否帮爸妈拿拖鞋?
吃饭时,告诉孩子做饭并不容易,能否给家人夹点菜?能否试着洗碗?
玩耍时,告诉孩子家里保持整洁需要经常打扫,下次打扫能否帮帮忙?
做作业时,告诉孩子学习都是艰辛的,不努力付出,就不能收获丰富的知识。
……
带孩子外出时,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物品,付出时间,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
平时不妨带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照顾孤寡老人,或为山区的孩子捐衣物、书籍、钱等,或喂养小动物等,让他懂得付出的意义。
3
给孩子表达爱和感激的机会
作为父母,家庭和睦相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的范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帮助他人。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下,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
当孩子给你分享他喜欢的事物或为你准备的东西时,请欣然接受他的好意,感激他给你的爱。
适当地向孩子示示弱,在自己不舒服或累了或难受时,请求孩子帮忙照顾你,倒杯水、捏捏腿、唱首歌等,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充满力量的,从而更有动力。
偶尔和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验当父母是有多么辛苦,每天除了工作、家务还要照顾家庭。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颗“爱”的种 子,需要父母的悉心浇灌,才能稳稳扎根、发芽。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懂”,反而他们拥有强大的给予“爱”的能力。只有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体会爱与被爱,TA才会心怀感恩、热爱人生!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别让“你不懂”,
阻挡孩子成为自立、有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