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视频里的一个五岁小女孩,吧嗒吧嗒的背古诗,不管主持人问到哪首,也不管主持人问的有多难,她都能很流利的背出来,现场掌声雷动,很多观众各种羡慕,说小女孩小小的年纪就会那么多古诗,了不起!当然也有的观众认为,这小姑娘的爹妈真狠,强迫这么小的孩子背诵不理解的东西,小姑娘肯定是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真可怜。
背书对于小朋友来说真的很枯燥那么难吗?
有很多的家长觉得学习古文难,背书枯燥,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自己觉得难,而将自己对语言的恐惧映射到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就是一张白纸,你跟他说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就会什么,对他来说,背诵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的。你不让他背经典,他也会去背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广告词。
多才多艺的画家林曦在谈到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时说,自己小时候不仅背古诗,连古诗的注解都得一起背。10岁后的每日课程就有论语,老子,易经,菜根谭之类的内容。自己当时脑子里面没有“难易”的差别,只有“多少”的差别。四书五经这些我们认为很难的东西,古人都是在学前发蒙时就先背会了。管他懂不懂,先输入再说,一回生,二回熟。
"孩子不理解的东西,你让他去背有什么用?”
我们一直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在学一门语言时,总是认为,只有理解了才能学好。但是这个观点放在孩子身上并不一定适用,因为小孩子是先记住才理解的。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儿童时期我们学东西非常的快也记得非常的牢固,小学时学习的古诗和乘法口诀,到现在仍然记得很牢,而大学时甚至是不久前学过的东西,现在也记得不是很清楚。这是有原因的。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
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总是缓慢上升,十三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也就是说,在我们理解力尚未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小朋友来说,她的学习,主要是靠记忆力,而并不是靠理解力。这一时期的发育特点正好适合语文的学习,因为语文学习不同于数学学习,它是先积累才能到了一定的时间才能理解的。小孩子在13岁以前,处于黄金记忆期。就应该在这个阶段去做这个阶段的事情,让他去好好地去背诵。这个理解力上来之后,他再去学理工科的东西就一下子就变得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