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11阅读
  • 0回复

让幼儿懂规矩,先要懂幼儿的“规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曹欢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05
— 本帖被 冯帆 执行加亮操作(2016-05-09) —

让幼儿懂规矩,先要懂幼儿的“规矩”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从而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氛围。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陷入两难境界,过分强调规则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但只强调个性没有规则的约束,往往不能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科学有度地培养规则意识?

  【实践案例】

  规则面前 男孩女孩平等
  傍晚在公园里散步时,看见几个约摸五六岁的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排队滑轮滑。按照游戏规则,孩子们每玩过一轮后必须要依次排到队尾准备下一轮。小女孩贝儿玩过一轮后,突然插队排到了小男孩叮当的前面,叮当一边推开她一边说:“你应该排在我的后面,不可以插队!”贝儿见叮当推她立刻放声大哭起来。

  五六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规则的意义,甚至可以和同伴一起制定游戏规则。贝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在叮当拒绝后,贝儿则采取哭的方式,试图引起成人的注意,并希望得到帮助。

  不远处,叮当的妈妈看见了,立刻跑了过来呵斥儿子:“叮当,你怎么可以推人家呢?”叮当理直气壮地解释着:“她插队!你不是说好孩子要排队吗?”“哎呀!人家是女孩子!”“可是她插队……”叮当不解地争辩着。妈妈说:“你是男孩子,再怎么都要让着女孩子!”叮当依然委屈地为自己辩护着:“可是她插队,她插队!”声音却明显小了很多。在叮当妈妈的安排下,贝儿最终胜利地排在了叮当的前面。

  宁可让自己的儿子受委屈也要满足贝儿的要求,叮当妈妈这看似“通情达理”的做法,殊不知严重影响了两个孩子对于规则意识的正确建立。

  叮当妈妈在平时肯定教育过儿子“要遵守规则,不能插队”,可是就在叮当向妈妈“状告”贝儿不遵守规则插队时,妈妈却用“人家是女孩子”这个理由来包容贝儿。面对儿子的不解,妈妈再一次郑重提出了“男孩子必须要让着女孩子”的要求。叮当一次次地争辩,是因为妈妈对于规则遵守的因人而异让他茫然了。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遵守规则的观念应当是严肃的、不可动摇的,即使有相让也只是礼貌的表现。叮当妈妈口中“男孩子必须要让着女孩子”的说法也不应该是没有原则的,其必须建立在孩子能接受和认可的基础之上。对于男孩子来说,“都要让着女孩子”的说法,会让孩子对规则的指向性产生怀疑,难道不插队的规则只是用来约束男孩子,而女孩子则可以不用遵守吗?这种疑惑甚至会让孩子对自身的性别产生沮丧。

  叮当妈妈教育儿子无条件地让着女孩子贝儿,这种相让对贝儿也产生了影响。第一,在贝儿看来叮当妈妈过来帮助她,是“哭闹”这一方式取得的成功,这势必会鼓励贝儿以后当自身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还会继续使用。第二,叮当妈妈“男孩子必须要让着女孩子”的教育言语,会让贝儿产生性别优越性,将叮当礼貌性的相让当成自己理所当然应得的待遇,影响了贝儿今后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对礼节和规则的正确判断,不利于孩子今后的社会性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幼儿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而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规则的应用是最为关键的。正是有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幼儿才能对规则产生切身的感受,也才能不断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不仅让幼儿获得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更是为将来成来社会人做好基础准备。

  每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应该接受到平等的规则教育。

  【教育视角】

  柔化措施 提升规则意识
  处于3-6岁的幼儿很难在心里明晰规则意识,他们有意无意地总会做出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这时,教师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处境,既担心规则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又担心强调个性而没有秩序。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社会归属感。

  创建隐性的规则意识

  在幼儿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中,我们主张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活动,但这种自主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作为保障。遵守规则和自主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幼儿自主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时老师是以常规的形式明确告诉幼儿,这是显性规则意识,但更多时候规则其实隐藏于环境和情境中,这是隐性规则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室的主题墙饰了。如在每个活动区域的主题墙上,教师就用图标的方式把规则画成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途径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

  在区域活动时,我们在每个区角前都设有区域规则的图标指示。如在图书区,我们会通过眼睛、书本、房子、嘴巴等多种图标的组合,让幼儿了解图书区的规则:安静地看书,一次看一本,看好后要把图书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除了这些明显的标记外,我们也会设计一些隐性的图标来提醒幼儿:娃娃家的小脚印提醒幼儿进区多少人,活动区操作材料与对应摆放的标记,区域插牌用来协调进区的不同人数,饮水机上红色代表热水、蓝色代表冷水……

  培养规则意识的多种途径

  3-6岁的幼儿总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如有的幼儿在区域游戏时,不遵守进区规则,造成有的区域人满为患,有的区域无人问津;如厕、喝水时,部分幼儿没有等待意识,出现争抢吵闹现象;游戏结束时,幼儿没有收归的意识……这些都是幼儿缺乏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的表现。因此,成人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师示范,培养规则意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好模仿学习的阶段。很多时候,一些成人不注意的小细节,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就是最好的一个榜样。教师想进区域前,要把插牌插好;当教师看到地上有玩具时,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弯下腰轻轻把玩具放回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能关注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在小事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幼儿看到教师以身作则,自然就会主动遵守常规了。

  自主建构,提升规则意识。想要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就要让孩子发言,讨论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可以把出现的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来进行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每到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建构区和小吃店的孩子总是收拾得最慢,有的时候玩具还会洒落一地。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下午谈话活动时间提出了这一问题,并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孩子们找到了解决方法:给玩具和其所在地做上标记,然后根据相应的标记把玩具放回到对应的地方,最后所有小朋友都要收归结束才能坐到小椅子上。在孩子们的讨论中,他们不仅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而且还自主地制定了规则,并提升了规则的意识。

  自主体验,深化规则意识。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如针对晨练时,幼儿不容易区分本班级装衣服的篮子,我并没有着急着让孩子马上解决,而是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皮皮的梦》的故事。听完后,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天天说“假如皮皮的梦是真的,那就太危险了,马路上不会开车要出交通事故的”;柔柔说“假如医院里医生不在了,那我们生病该怎么办”;周天宇说“如果我们没了环卫工人,那我们所有的地方都会变成垃圾场的”。于是,我就引入了近期分不清本班篮子的问题,孩子们想出了给篮子设计班标的解决方法:豆豆设计了五瓣花;天天设计了喜羊羊;珠珠设计漂亮的糖果……自主体验法不仅能让幼儿通过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深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构建规则的多元评价机制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幼儿规则意识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主动活动的,而且这个主动活动也是幼儿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教师可以定期以照片、视频或跟踪记录来为孩子建立规则体系成长档案,家长通过撰写宝宝成长手册、填写相关幼儿规则问卷调查来提供反馈信息;幼儿则通过班里的“比一比,谁最棒”的评星栏来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评价。

  在评价幼儿规则意识时,成人也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是否遵守规则,或以“是否听话”来进行简单定义,而应结合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和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评价。多层次、多主体的反馈与评价可以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这样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这样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规则是生硬的。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吃完点心的孩子因为规则的限定只能坐在椅子上被动等待,这恰恰是由于教师不合理的活动安排所引起的消极等待。消极的等待使教师只能通过生硬的规则来约束幼儿好动的天性。如果教师能将隐性规则环境、榜样示范的力量、多元化的评价应用到实践中,就能很好地化解幼儿好动与规则生硬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养育建议】

 建立规则意识 不可一蹴而就
 
  幼儿期是规则意识萌发、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是一个“了解规则—形成习惯—认同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父母担负着重大责任,带着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通过问题厘清、以身示范,最后帮助孩子把规则意识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帮助孩子了解规则

  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或是耍赖的时候,父母一般会问:“我该怎么办?”其实,先了解“为什么”才是更重要的。只有让幼儿了解了规则的意义,才能对行为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扔垃圾,既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又能为大家的身心健康创造好的环境;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就保证了车辆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拿之前必须要征求别人意见,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的基本规则。

  当孩子没有做出符合成人期待的行为时,父母可以从孩子年龄、情境等各方面去厘清问题,是孩子本身具有行为障碍;还是幼儿认知出现问题,理解出现偏差;或是孩子纯粹属于兴奋玩闹。此时父母就要仔细观察,如果是属于行为障碍,这就需要矫正或治疗;认知出现问题,父母就要耐心引导,用浅显的话语加上孩子生活经验中的例子循循善诱;而如果是因为玩耍兴奋,那么父母就要清楚地告诉孩子自己的要求与期待,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可以做,孩子在认知上就能理解一些规则的概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父母就要提醒他,这是不对的。

  说明规则引领并示范

  父母“讲道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有一定作用,但还需要父母的引领与示范,配合必要的实际行为的演练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例如,幼儿经常把玩具乱丢不爱收拾,一些父母会很抓狂,妈妈的反应经常是:“你看你到处乱扔东西,能不能收拾好?”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只会意识到“妈妈不喜欢我乱扔玩具,我要把玩具放在妈妈喜欢的地方,否则妈妈会生气。”孩子体会到的是妈妈的生气,他并没有认识到规则的意义。

  而如果妈妈这样做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你晚上在哪儿睡觉啊?”“在床上。”“对啊,你躺在床上睡觉舒服,这些玩具也要回到它们自己的床上睡觉才舒服!”变形金刚的床在哪里?小汽车的床在哪里?喜羊羊的床在哪里?妈妈要带着孩子一一去收拾。这个过程不要指望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要有耐心,要一遍一遍地示范,带着孩子一起做,然后要逐渐放手,看着孩子做,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对于其他规则的建立同样如此,说明标准,引领并示范,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就会逐步建立。

  鼓励促进规则意识内化

  当幼儿能够比较主动地遵守某种规则时,父母仍需要给予不断强化,如通过点头、微笑或口头表扬,及时肯定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或通过奖励玩具、延长游戏时间等方法,树立幼儿持续遵守规则的自信心。只有把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概念时,父母的引导工作才算完成。

  如前所述,当孩子已经能够收拾玩具时,父母就要表达出对孩子的赞许,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面前是很棒的。父母也可以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客人面前如此评价孩子:“宝宝现在进步很大,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你看我们家以前很乱,现在都是他的功劳。”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父母要把握好幼儿期这一关键阶段,认真观察孩子的特质,尽可能亲力亲为与孩子互动,耐心去引导,更要以身作则,为幼儿的行为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