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513
最近碰到一些情绪稍显急躁的家长咨询,对于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的一系列状况束手无策,在幼儿园的时候明明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可是进入小学为什么突然就变化了很多?您有同样的困惑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原因吧!我们先来看一个概念: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孩子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我们把它称作幼小衔接。换句话说这是孩子结束以快乐游戏为主导的学习状态走上以学习为主导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图片:20150606095113_3702.jpg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http://www.yinlingyounao.com/bbs/thread-htm-fid-29.html在过渡的阶段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不适应、社会性不适应和心理不适应,其中以学习不适应最为明显。我们来看看家长反映的情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拖拉拉;背书慢容易忘,理解能力差,偏旁部首颠倒,抄写抄错,不能依照老师的要求听说读写等,这些属于学习上的不适应;自控能力差,规则意识差,不能很多的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等这是社会性不适应的表现;心理不适应当然是源在于幼儿园老师是保护伞,而到小学要逐渐自立。这些情况在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孩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我们来看一下孩子从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生活要经历哪些转变?首先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还记得你小时候在幼儿园是怎么学习的吗?它是将学习内容渗透到游戏中,符合孩子幼年时期学习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己视、听、嗅、味、触来感知世界;小学呢?是学习型,主要是例题学习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没上小学之前孩子感知事物是无意性的,目的性不强,受情绪影响。孩子们首先感知的事物的整体,容易忽略细节的部分,所以家长总会觉得孩子粗心大意。另外,对相近相似的事物容易混淆,比如数字中近似的9和6等常混淆不清,汉字中的形近字(太和大)、字母中的b、p、d、q等易混淆读错。孩子记忆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许多事情是通过无意识记忆记住的,且以死记硬背的重复式记忆为主,记忆效率不高。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学习模式转变的准备。所以,幼小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绝非是提前学习知识,而是转化思维模式,找到学习兴趣。 其次是人际交往关系的转换,在幼儿园孩子们都是在游戏中相处,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成人的呵护,老师和家长会帮助解决;而进入小学后孩子要靠自己处理人际关系会更多一些。这个时候的孩子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二是是以个人为中心。在与人合作交流中,合作会有形式,真的交流比较困难。那孩子进入小学之前的幼小衔接,要让孩子学会与他们友好相处,有效沟通。图片:img201509111436130.jpg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http://www.yinlingyounao.com/bbs/thread-htm-fid-29.html再者就是成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待,幼儿园的时候只要乖乖的就好,开心就好,不给老师家长惹麻烦就好;可是进入小学要学习好才好。那这个阶段家长要做的就是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比较容易情绪化,注意力常常随着情绪的转移而转移;注意力的范围比较狭小,如读书时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比较差,不能同时注意两件事情,如专心写字时就忘了坐姿要端正。而这些是孩子在幼儿时期的一种自然现象,家长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 上小学之前孩子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进入小学后学校的学习却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孩子很难掌握抽象思维。那么,幼小衔接阶段锻炼训练孩子思维转换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促使他们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是幼小衔接的思维发展的主要任务。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的幼小衔接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应该是能力的衔接,循序渐进的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入手,是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包括视、听、读专注能力、右脑记忆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自信心等;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加强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幼小衔接,你做好引导孩子过度的准备了吗?
图片:20150606095113_3702.jpg
图片:img2015091114361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