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隔代教育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不好评价,但其中潜藏的4大主要矛盾是不可否认的。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可能从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但其中潜藏的4大主要矛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 喂养方式
临床发现,由祖父母喂养的幼儿,更易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在吃饭问题上很迁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长期娇惯在一定程度上易导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种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带来危害。
2、 管教方式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一者喜欢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依据传统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计划好的线路去成长,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娃娃抓起。另一种极端是溺爱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而年轻父母大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会更尊重孩子,适当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补充放纵宠爱过度的现象。
但是婴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没有社会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所以经常会犯各种“错误”,如果时时处处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就会让宝宝失去信心。对宝宝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个“第一次”,要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把宝宝当作一个个体,尊重他的选择,不要因为担心他做不好而帮他做原本应该让他自己做的事情。
3、 早期智力开发
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在祖辈时期,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而且,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为爱孙心切,而会帮宝宝做太多事情,间接地让宝宝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如何让祖辈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请他们一起配合爸妈,是教育宝宝的关键。
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教育片面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把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各种早期教育方案的效果追踪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若只放在读、写、算的训练上,得到的效果是短期的。所以,智力的开发只能算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而婴幼儿教育更多的重点应放在感官经验的获得、生活知识的培养、良好情商及性格的培养以及做好书写预备和数学前置经验的预备等方面。爸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宝宝的视、听、嗅、触等感觉更灵敏,例如让宝宝自己抱奶瓶、自己用勺子把饭送进嘴巴、自己尿便后提起裤子、自己将鞋帽归位、自己收拾玩具、帮助成人摆放碗筷、可以自由地涂鸦、可以从容地做完手中的事情等。像这样让宝宝自己体验生活、接受不同的刺激、让他自己作决定,对宝宝来说是更好的。
4、安全隐患
小玲和孩子生活,但平时幼儿园接送和看管都是由爷爷来办。两个月前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往事,让小玲吓出了一身冷汗。孩子五岁好动顽皮,夏季气温高爷爷最近有些体力下降,孩子喜欢吃雪糕,放学后爷爷带着孙子去买,雪糕店在马路对面,孩子性急直奔雪糕店,爷爷一时没追上,娃娃也不看红绿灯就冲了出来,撞上一辆出租车,造成了腿部骨折。说起这些,小玲泪如雨下,爷爷也怪自己太不小心,血压升高急得住进了医院。
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安全隐患是致命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隔代育儿却把监护人的枷锁转嫁到了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身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这责任由谁来承担?老人的精力和体力都不如小孩,脑力跟不上,反应迟缓,常常连自己都需要照顾,更不说能照顾好孩子,在监护方面除了寄托于老人身上的同时,孩子的家长也应该多费些心,或者请个保姆,让老人从旁指挥和监督就比较妥当。小保姆年轻有精力,老人上心、有经验,二者结合才可相得益彰,危险的隐患自然也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