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43阅读
  • 0回复

1-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及表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崔青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4
1-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及表现
  语言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一个重要体现。语言指的是生物同类间沟通的统一符号,当然许多动物之间也是可以传递信息或情感的,但那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是像人类语言这样随机变化且具有完整体系。
  人类的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我想,您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学习母语是在完全无意识情况下习得的,且能运用自如,为什么外语在我们努力学习后还不能像母语这样流利呢?今天引领右脑的冯帆老师带您一起走进语言敏感期的小课堂,一起来了解0-1岁婴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分为两个阶段,0-1岁为前语言期,1-3岁为语言期。1岁的幼儿已经可以使用简短的句子来进行语言表述了,但用词非常简短,爸爸妈妈们常常不能正确的理解幼儿此时想表达的意思。这时,你可能会发现,你宝宝的脾气不好了,会发脾气,不高兴。那是因为你总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常常不能被理解,是不是也是会有委屈和愤怒呢?所以,这一时期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心情,进行安抚。同时不要忽略了告诉他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噢!我们称这一时期幼儿的语言为“电报句”,你可能会发现,宝宝常常一句话表达多种意思,例如“妈妈走。”宝宝想表达的可能是妈妈我们走,也可能是妈妈不要走,或妈妈我们去公园等。那么在我们理解了幼儿真正想表达的含义后,应在第一时间清晰缓慢的进行正确语句的复述,“噢,宝宝是说妈妈我们走,对吗?”通过不断的引导,使幼儿掌握正确的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
  当宝宝来到了1岁半到两岁,你可能会发觉孩子变成了小麻雀,每天都会问许多遍,“妈妈这是什么?”“妈妈那是什么?”而妈妈们的表现常常也是视心情而定,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会耐心的给宝宝解释,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会无视宝宝数以万计的问题。我曾见到一个小女孩跟在奶奶的后面,不停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奶奶都不曾回头,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比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语言能力更强一些的原因吧。爷爷奶奶更注重幼儿的“养”,孩子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接触越来越多的知识,更加注重早期教育并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在宝宝不停提问的同时正是幼儿大量吸收名词的时期,这一时期照看者一定要有耐心、尽可能蹲下使幼儿看到嘴型、清晰缓慢的进行发音,幼儿才能获取正确的词汇发音,一定不要怕麻烦不理孩子噢!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更可能阻碍幼儿的探索欲和学习能力噢!
  2-3岁,是幼儿的语言的爆发期。这时你会发现他会说的词语非常多,甚至有些你想不到的都会从他的小嘴巴里冒出来噢!当然所谓的爆发一定是前期的积累的表现。如果前期看护者注入了许多的心思和时间,你会发现你的宝宝语言能力一定会优于同龄幼儿。如果前期很少和宝宝沟通,语言环境较为贫瘠,这时期可能宝宝的语言表现会稍弱,希望此时能引起爸爸妈妈们的重视。

  语言能力在幼儿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因为语言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智能,影响着幼儿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甚至社会交往的重要智能。如果您希望您的宝宝以后可以能说会道,那现在一定不要偷懒噢!多和宝宝沟通交流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吧!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中国右脑开发http://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