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玛莎·史翠珊指出,很多亲子无法沟通,关键在于父母误把孩子当成年人, 认为和他们沟通能又快又清楚。但孩子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自己的情绪,才能清楚地表达观点。她在《孩子与青少年的不讲话疗法》一文中表示:“最好你什么都不说,但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你应该鼓励青少年说。”也就是,家长要学着当个倾听者。下面就是她提出的亲子沟通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和青少年在早上讲话,尤其是当他还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动或还没睡醒。
建议:孩子的生物钟比成人延后,他们在晚上较爱说话。应选择此时跟孩子沟通。
误区二:直视他的眼睛。
建议:因为孩子在你不盯着他们时,才能打开心房,所以最好并肩坐着谈话。
误区三:等他们不分心时才和他们约时间谈重要的事情。
建议:家长应在孩子活动的间隙和他们谈谈,因为孩子喜欢在打球、吃东西时,有人和他们分享感受。
误区四: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或说“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继续谈”。
建议:父母应该让孩子发泄,耐心听孩子说“我很烦”、“我很困扰”。
误区五:问一般的问题,如“你今天学校怎么样”。
建议:不要泛泛问问题,而是要用正面的态度问特定问题,如“你的老师怎么说你这次的成绩”。
误区六:当你认为孩子已经讲完了,就开始讲你的想法。
建议:孩子需要时间发泄情绪、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表达完,所以尽量在其他时间再说自己的想法。
误区七:话题集中在琐事上。
建议:跟孩子谈大范围的话题,如电视节目、运动、音乐、美食甚至政治,这更有助于彼此了解。
误区八:给他们不需要的建议。
建议:赞美之词比啰嗦的建议更有用,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
误区九:不要以为你知道现在孩子的想法。
建议:用开放式的语句鼓励孩子谈他们的世界,如“你的同学怎么说”。
误区十:拿困扰孩子的事开玩笑。
建议:孩子内心很敏感,容易受伤,你拿困扰他们的事开玩笑,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重视他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