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圈,都在讨论这起新闻:
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得知儿子在学校被班主任安排值日,立马发信息制止。
儿子是家里唯一的“宝贝男孩”,没做过家务,如果学校有需要,她和老公可以代劳。
如此理直气壮的要求,班主任无语至极:这才开学第二天,就遇到“太子爷”?
事实上,这并非特例。
据网友爆料,家长代替孩子值日的事情屡见不鲜。
比如——
学校需要搞卫生志愿者,家长永远冲在最前头,一下子就把报名名额抢光了。
开学前大扫除,到场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
不愿亲自代劳的,家长也有办法,直接在群里号召“请保洁”。
不一会,40个家长同意了35个。
就连一学期花一千块请人替孩子们打扫、拖地的决策,“护子心切”的家长眼睛不眨一下就纷纷同意。
看,多会替孩子着想啊!
可这么亲力亲为地“宠溺”,养出来的孩子却是这样的:
不会剥鸡蛋,垃圾袋破了不知道该怎么收拾;
不懂得系鞋带,就连最基本的叠衣服和被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摆。
教育家孙云晓曾在一篇谈及“家长聘用钟点工代替孩子值日”的文章里明确指出:
“这种行为表面上是爱子心切,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是花钱害孩子。”
父母精心打造的温室,看似美好舒服。
但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无异于折断孩子正在长成的羽翼,让他在该展翅的时候飞不起
1
养废一个孩子
从“什么都不用你干”开始
《敞开心扉的少年》中有一位8岁的男孩何小可。
从根据真实场景演绎的情景剧中可见,他在家有多受宠:
晚上有爸爸陪睡,吃饭、日常的洗漱都由妈妈包办代劳。
书包里带什么零食,他负责指,妈妈负责装;出门穿鞋,妈妈蹲下来帮他套。
总之,妈妈能做的,他就没有做的机会和可能。
时间长了,不仅是爸爸,就连他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自理能力比同龄人差了一截。
别人喝酸奶一根吸管直接搞定,他不会,要用吸管戳破纸盖抠出一个大洞来喝,还洒了一身;
把杯子放桌上都放不稳,老是摔。
8岁的他,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大家尚且能一笑而过,视若无睹。
如果从小到大,父母这样全方位无死角的包办,又将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8年前,湖南“啃老博士”李明亮轰动一时。
一个学习优异的985学霸,突然回家啃老,整天好吃懒做也不去找工作,这让人不禁好奇。
追根溯源,原来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自从小学老师说他读书有天赋,父母就把所有希望放在他身上。
不让他干任何事,就连家里的农活,都要妹妹辍学来替他承担
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的他,接物待人的能力和生活技能,接近为零。
读博期间,他和舍友相处不融洽,便一声不吭跑回家,不说明原因,也不出去找工作。
天天窝在房间里睡觉发呆,等父母喂养自己,看到父亲摔倒扶也不扶一下,还埋怨父母逼他。
看他沦落成一个不懂得知恩图报、只会依附父母吸血的“废人”,父母倍感心寒,后悔不已。
一切的因,都跟“你什么都不用干”有关。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事无巨细包办孩子所有,看似“为孩子好”。
到头来,孩子什么都不会,还把自己的无能归咎到父母头上。
这种“带毒的爱”,终究反噬一整个家。
2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是忍住那份爱
在网上看过一个“智慧妈妈”的故事。
儿子2岁时,走路有点踉跄,自告奋勇帮她收拾筷子拿去厨房。
她怕儿子走不稳,想拒绝,但还是忍住,鼓励儿子“嗯,你拿过去,慢慢走”。
儿子8岁时,看到她下班回来,想泡杯茶给她喝。
她怕儿子把水弄洒,想劝阻,但还是忍住,叮嘱儿子“妈妈口渴,你小心点泡”。
儿子10岁时,第一次提出想独自走路上学。
她怕儿子不会看红绿灯,想否决,但还是忍住,提醒儿子“过马路一定要看清楚路况”。
不管儿子提什么要求,她的理性都战胜了感性。
即便有多不放心,多舍不得,孩子长大了,她也学着放手让孩子来,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而她的“智慧”,成就了儿子的独立、自信和担当。
育儿专家西尔斯说过:
爱还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有尺度和分寸
对孩子最好的爱,需要一定的边界感,他的成长才有方向感,不至于偏航。
说到美国政坛华裔第一人,非赵小兰莫属。
这位被四任美国总统争着要的“铿锵玫瑰”,每次公开演讲都感恩父母在教育上的用心良苦。
父母不因她是女孩,就对她娇生惯养,也不因家里有管家,就让她安于享受。
每天清晨,没人叫她起床,她得自己调闹钟,然后穿衣服收拾房间,到餐厅吃早餐。
出门上学前,要和其他姐妹去检查院子里游泳池的设备,捞掉脏东西。
一到周末,她还要帮忙整理花园,拔草搞卫生。
就连门口的柏油路,也是她和姐妹们协力铺造出来的。
小时候,赵小兰对这样的生活颇有不解,家里都有管家,为何自己还像个“女侍”一样。
等她和姐妹们一个个从优秀的学校毕业,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上独当一面时,她终于明白:
父母的特别狠心,是对她特别的爱。
正是舍得用她,才磨砺出她的坚韧和成功。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永远不是“放着,我来”。
而是在孩子自我成长的路上,时刻提醒自己:“忍住,别插手。”
越舍得用孩子,孩子越能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慢慢完成自我的独立,实现自己的价值。
3
教会孩子“独立”
是爱他的最好方式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去闯荡自己的人生。
不管他的环境如何,做父母除了给他爱,还要给他一对有力的翅膀,让他敢在未来的风雨中独立翱翔。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这么做:
孩子想做就让他做,并相信他能做到
著名家庭指导师刘称莲在书中分享:
女儿对织毛衣很感兴趣,便请求她教自己。
虽然额外花时间做手工会耽误学习,但女儿有兴趣,她还是鼓励女儿去做。
想不到女儿越织越起劲,兴奋和满足溢于言表。
为此,刘称莲给出建议:
“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做事或者帮大人做事的愿望,那是孩子成长的需求。
“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帮助孩子逐渐长大,而不去剥夺他做事的权利。”
也许刚开始孩子的行为很慢,甚至会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当孩子被足够信任时,他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渐渐地就能越来越独立。
相反,父母越不信任孩子,越剥夺孩子想动手的愿望,孩子则会一辈子赖在父母身上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
3岁的女儿想要帮着包饺子,你嫌弃她添麻烦,20岁的女儿就会等着你把饭菜端上桌;
5岁的儿子想要自己洗袜子,你嫌弃他洗不干净,20岁的儿子就会攒了一大盆臭袜子;
9岁的孩子听到妈妈说累了,主动说今天TA来洗碗扫地,你担心他累坏,20岁的孩子就会不管你累不累,进门就囔囔“妈,怎么还没做好饭”……
让孩子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中
贵州六盘水7岁的子煜,对做饭感兴趣,小小年纪,就能做出20多道菜。
这一切,归功于妈妈的“放手”。
虽然做菜是子煜的兴趣,但妈妈考虑到他年纪不小,是时候独立,便在放假期间,就让他承包全家人的饭菜。、
事实证明,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能锻炼他的责任感。
当他知道自己能为家里做些什么时,他便意识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和作用。
对家的责任感越强,他的独立意识越容易被激发。、
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有一位作家,曾在半路被一位女大学生拦住车。
对方哭哭啼啼地“求”她,说自己的同学扭伤了脚踝,想麻烦她搭自己一程。
两个女大学生一上车,什么话都说不了,拼命地掉眼泪、吸鼻涕。
受伤者因为脚痛,想妈妈哭;没受伤的女孩,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件事而哭。
看到她们这样,作家十分诧异:两个正在接受高等大学教育的25岁女孩子,独立处事能力还不到5岁。
这个故事也给无数家长提醒:不要以为孩子大了,遇到事情就自然懂得怎么解决。
没有人教,没有人放手,没有人引导,不会的东西一样不会。
只有在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上,给孩子自行解决的机会,孩子才有可能收获越来越多的经验。
比如当孩子忘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怎样做才能避免丢三落四;当孩子的好朋友突然不理她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想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是不是需要找好朋友沟通一下。
一次次的反复磨练,孩子才有可能收获真正的独立和成长。
作家杨绛的父亲曾说过一句名言:
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一个从不教会孩子独立的父母残忍的,因为他忽略了孩子从不是一夜间长大。
孩子的独立,需要每天一小步一小步地成长。
只有在孩子该承担的事情上让步,放下心里的“不忍”和“心疼”。
孩子才有机会在自己的人生里,摸索着长大,独自前行。
懂得独立的孩子,独立将成为他的铠甲,护他一生周全,不管走到哪里,都充满自信的光。
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