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43阅读
  • 0回复

让科学意识入驻孩子心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肖雅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6-16
经过巧妙的设计,一张婴儿床瞬间就能变成一张桌子、一只沙发、儿童床、成人临时床。在日前举办的浙江省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4岁女孩王乙格的小发明“五合一多功能松木婴儿床”荣获一等奖,同时被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然而,像王乙格同学这样,能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类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孩子毕竟凤毛麟角。就整个青少年群体来看,平时喜欢动脑思考、动手探索的孩子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科学兴趣不足。
孩子为何对科学热情不高
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当中,全球共有159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20%左右的人在30岁以下就开始从事得到诺贝尔奖的工作,30%以上的人在二十几岁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67%的人在40岁以下出成果。这就意味着,他们开始投身科学的年龄应该很早,而他们涉足并喜欢上科学的年龄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对科学缺乏足够的热情。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的“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报告”和“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我国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我国高中生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愿意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职业,且有不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
造成这种现象,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也与忽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忽视随时随地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家庭教养方式脱不了干系。
一位8岁女孩的妈妈告诉记者:“虽然孩子的爸爸是做科研工作的,但以前自己从没有想过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实验,去接触与科学有关的活动。”
当孩子提出类似“为什么天空是蓝的?”“飞机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电视机里的人是从哪儿来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的疑问时,一些家长常常表现出敷衍、忽视的态度,甚至不耐烦,常常以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我也不知道啊来搪塞,日久天长,孩子就什么都不问了;而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天天地淡漠了下去。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科学
在欧美发达国家,课题意识和科研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始终,不是针对个别“苗子”的培养,而是一种润物无声的长期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中,父母也不刻意要求孩子认字、记忆、背诵和计算,而是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和了解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保护其好奇心,并发展孩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处处有科学。前些天,由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14名学生表演的《磁铁实验》科普话剧,获得央视《看我七十二变》的周冠军。辅导老师陈宇祝表示:“我们只是把一个比较深奥的科学道理,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表现给小朋友看。”
将科学的意识渗透于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日积月累,就不难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一些家长喜欢养花,带孩子一起参与种植活动,根据季节的变化亲手种植各种花草,或者种些小辣椒、小西红柿等;也可以饲养乌龟、蝌蚪、小金鱼、小兔子这些比较好照顾的动物,使孩子在观察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中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也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观察不同的花草树木、各种果实或者昆虫,拾落叶、做标本,在游玩中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触发对生命的热爱。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这问那、探索未知的领域,但通常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这就需要父母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比如,当孩子问妈妈,爸爸杯里的水和自己杯里的水是不是不一样时,父母最好让孩子自己做实验:由他亲自取来样本,找家里人来品尝,证明两杯水是不是一样。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学会找证据、学会研究,这就掌握了一个最基本的科研方法。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带孩子尝试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各种科学小实验,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比如让孩子们了解“静电”现象,可以用一个经过摩擦的吸管,吸起碎纸片;比如孩子玩水,父母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让孩子在实验中感受水在不同容器中形态的变化,感受水的特性和浮力。同时引导孩子把自己对实验的发现和理解讲述出来、记录下来,学会尊重科学事实,自己找出规律,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系统地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大胆猜想、敢于尝试、不断验证。如此反反复复,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开拓思维,学会手脑并用。

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
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即儿童对科学接纳认可并喜爱追求的心理品质。真实的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探究与研究,其前提是善于发现。儿童问题意识的诞生不仅来源于自然天性,也有赖于在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对儿童好奇心的保护,适时营造宽松、愉快、自由的氛围,解放儿童的天性,使他们敢于提问、自由提问、大胆思考、质疑、想象,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与生活发生联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自由畅快地尝试,勇于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获得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家庭是孩子科普教育的第一阵地。我们常说科学要生活化,生活要科学化。家长的一些生活知识、处理事情的方法、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潜移默化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家长也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和孩子一起接触生活,感受生活,寻求科学,让科学意识入驻孩子心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