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陪孩子一起游戏?但凡带孩子的家长,少有不跟孩子玩儿游戏的。但如何跟孩子一起玩儿游戏这个话题,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深入思考过。本来,在一天的忙碌中,抽出时间专门陪孩子玩一玩已经是很有耐心的事情了,有些习惯严肃表情的家长,可能都很难放下架子真正和孩子一起放松。所以就更不要提到底该怎么和孩子玩儿这个话题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作为并没有受过早期教育训练的家长们,有时候也会头痛于,即使想跟孩子玩儿,也不知道该玩儿什么,怎么玩儿。
我们先来解决不知道该玩儿什么的问题。其实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原因并不在于,我们身为家长,记住了多少种游戏的方式,其实咱们可能出发点就错了。因为我们往往把游戏定义得过于狭隘了。非要有道具才叫游戏?非要有完整的方法才叫游戏?非要有结果才叫游戏?非要有锻炼意义或学到知识才叫游戏?谁规定的?这是典型的大人思维。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游戏,一切行为也都可以定义为游戏。这有时候也是很多家长老觉得孩子容易走神的原因,多半是孩子在普通的行为中,又开始了自己的游戏而已,它不仅不是孩子走神,反而是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的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创作的游戏过程。
所以,从游戏的发起来看,游戏其实分两种,大人主导的游戏和孩子自发的游戏。我们家长经常觉得自己想和孩子玩儿却无从入手,却看到有些家长能随时和孩子打成一片,其乐融融。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想太多了。也许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你可以教他下棋等有规则的游戏,但在早期,没必要操之过急。我们其实不用执着于非要想个有意义的益智游戏或者锻炼项目出来。其实对孩子更有益的游戏方式,是我们去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到了哪里,并且参与到孩子自发游戏中去。而且往往这种自发游戏是更加有益于创造力培养的。
举个例子,你让孩子刷牙,发现孩子半天没动静,仔细一看,他在用牙刷搅杯子里的水往浴室的墙上甩。请问这个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立马喝止居多吧?可你有没有尝试过,也拿把牙刷和孩子一起甩,并欣赏那个图案更好看呢?在一起痛快玩儿过了之后,再说说下次咱们别甩牙刷了,画画的地方有一种画法叫做泼墨,咱们改天去试试好不好?
哪里是没有游戏?是你没有发现游戏,甚至是破坏了孩子游戏而已。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在游戏中,大人应该把握一些什么原则,或者说误区有哪些。
第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知不觉攫取游戏的主导权,把陪孩子玩儿变成了指挥孩子。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理由和出发点,非要忍不住说点儿什么。这虽然可以理解,但我们也需要克制,孩子的确需要在未知的领域得到我们的指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的规则也需要我们去指手画脚。我们可以做一个顾问的角色,却不要把自己当主席。你也不是指挥家,而是陪玩儿者。如果我们总是做不好,孩子会本能的宁可不和你玩儿。这点我想大家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个想提醒的是,如果的确出现需要我们干涉或者指导的地方,我们除了尽量不要采用命令的语气,还应该提供可能性给孩子自己选择。孩子撕纸玩儿,我们可以提供适合他撕的纸的类型,拿走不适合的,但选择哪张纸,就不要去替他决定了。又或者询问他,这本书撕了就没有了,但是卫生纸我们可以撕个痛快,还可以涂上不同的颜色,撕出来更好看,咱们玩儿哪个?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你意识到需要锻炼孩子的这方面能力,那么请一定保证游戏的选择由孩子自己做出,而不是身为家长的你。
第三个方面是,大人容易有结果导向的倾向,但孩子玩儿游戏时更重要的是过程。所以家长们有时候会觉得,好像双方玩儿着同一个游戏,但是总不在一个节奏上。问题就在于此,你和孩子追求的不一样嘛,你非要在结果中刷存在感,但孩子可比你宽心多了。我们何不想一想,一个游戏的结果有什么好重要的呢?我们看重的不就是过程的欢乐,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或多或少的收获吗?非要追求谁吹的泡泡大干嘛?咱们可不可以尝试一下评价每个吹出来的泡泡各自有什么优点,美在哪里呢?
你是否了解你的孩子,把握他的性格特征,发现他的天赋所在,并在将来倾向性的给予他对应的发展机会呢。而做到这些的前提之一,就是你能在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细心的观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而天赋到底在哪里,我们不如在欢乐的游戏中去发掘吧。
https://www.chinaquann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