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面对生活、工作、孩子等各方面压力时,很容易出现情绪混乱。情绪一上来,迁怒就变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大吼出声,有时面无表情,有时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顿解气。
而他们又总是在发泄完情绪后,不久恢复了正常,又跟没事儿人一样,对孩子嘘寒问暖。殊不知,自己无缘由的情绪爆发,给孩子心理已经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总听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脾气太差,自己每次都被气得捶胸顿足。却不知孩子的坏脾气,很大一部分是从父母身上模仿习得的。
模仿行为是通过观察和仿效他人而改进自身行为的一种学习类型。模仿是人类天生的本能,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很容易就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还不懂事的小孩,很容易学会不好的行为。
所以,当父母情绪不稳定时,乱发脾气时,孩子为了适应环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模仿机制,主动改进自身,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坏脾气。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坏脾气,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不稳定情绪。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将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的言谈举止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不难发现,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家庭氛围和睦的孩子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对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因此,他们更自信,更愿意与别人交朋友,抗压受挫能力也更好,看待世界更阳光,幸福感更强。
相反,长期生活在情绪不稳定、疏远、冷漠家庭里的孩子则会出现不安全型依恋,对世界充满怀疑和退缩情结,更容易焦虑、自卑、自闭,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有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自己发脾气的行为对孩子并没有影响,毕竟孩子什么都不懂,以后也都会不记得。
然而,研究表明,儿童——有的甚至只有6个月大,就会对成人的坏情绪产生生理上不良反应,比如他们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症状。在心理上,父母情绪不稳容易让孩子不敢多说话,不敢交朋友,从而变得过度消沉。
而心理研究指出:童年里过度消沉、没有光彩的人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请保持情绪稳定而乐观,不要成为你们孩子通往美好世界的障碍,让他们在平和的家庭小世界里,慢慢对自我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