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听父母的话” ,孩子会容易为了得到爱而“听话”,去刻意讨好,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2、我再也不管你啦,你爱干啥就干啥
父母说这句话背后的原因:对孩子无计可施;以亲密关系约束孩子;一时冲动;恐吓孩子。孩子听这句话的后果:缺乏安全感;产生逆反心理;不再相信父母;缺乏责任感;影响亲子关系正确教导孩子的方式:使用更准确地语言沟通;保持冷静;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3、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当父母对孩子说出“我都是为了你”时,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强烈的付出感。本意是让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年幼的孩子还不能领悟得这么深,他们只会觉得:万一没做好,爸妈还会爱我吗?
很容易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灵枷锁,让孩子对父母心存愧疚,长期生活在情感绑架中,孩子默默承受父母给的压力。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对自己的不认可,无论表现好坏都是煎熬。好的感恩教育,是以身作则。
4、现在打你、骂你都是为了你好,你长大后就知道了。
把暴力跟爱和“为你好“混淆,孩子很可能也学会用同样用暴力解决问题。
5、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
会让孩子对警察产生恐惧感。一旦孩子遇到麻烦需要警察叔叔帮助,孩子不敢去求助。
6、你还哭?你还有脸哭?不许哭!
家长强行压抑孩子的情绪,情绪无法得到排解,以后可能就不会跟家长倾诉了。
7、为什么你做不到,别人能做到?
孩子被父母拿来比较,会逐渐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自我效能"低,也就越发不自信。
8、你再说一句试试。
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甚至关闭沟通渠道。对待孩子要多一点耐心,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9、你不可能做到的
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限制孩子的潜能。
10、再调皮捣蛋,我就把你送人!
父母“恐吓”孩子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恐吓行为容易对孩子产生各种负压,例如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遗弃感和恐惧心理。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对爸妈敞开心扉,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
11、我希望你像你哥哥那样
容易让兄弟姐妹间形成矛盾甚至间隙,或者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永远不如哥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伴同行,我们不必成为谁,做更好的自己就很棒。
12、早知道一开始就不该生你
孩子会容易自卑内向,认为自己是家人的负担和包袱,没有安全感,在社交中表现卑微。
13、你怎么那么笨啊?你有什么毛病吗?
指责多了,孩子就被骂“废”了,有的孩子会发展成自暴自弃心理:既然你都认为我笨我有毛病,那我就是学渣,我就是个差生,形成叛逆心理,错过学习期。还有一部分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爱其他人社交,压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甚至可能发展为自闭心理。没有谁天生就五项全能,犯错改正是孩子获得成长的一大途径。应就事论事,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该怎么弥补过失。千万别让怕错心理,阻挡了孩子的进步。
14、来看看你做的这都什么呀?
孩子愿意去尝试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不要打击孩子。先肯定孩子的积极主动,再具体表扬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再耐心引导。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客观地分析原因,用新的方法进行新的尝试,这样也容易让孩子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办法,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
15、如果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父母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这种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而把心思放在如何得到奖品上。作为父母,我们本是并不是很优秀的,就不应该要求孩子比我们优秀。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无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努力,而不应该只看重考试成绩,更不应该拿成绩和孩子做交换。
16、你怎么老是这样做?
我们用旧印象掩盖孩子的新变化,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选择视而不见。这样做,当然会激起孩子的不满和逆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家庭教育中要做到:①父母的差评,应指向事件本身,而不是孩子整体。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当然要指正,但切记应该集中于行为本身,而不是攻击孩子的核心人格品质②父母的评价,要兼顾多角度、多方面,不能总是把眼光盯住孩子的那些缺点,而忽略了其他优点。
17、出去哭,哭完了再进来!
孩子听到这句话,内心容易产生恐惧。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关门外,或者把孩子自己关在房间里。孩子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导致孩子长时间不愿意自己一个人。
18、别哭了!我都被烦死了!
当你越对孩子吼叫,你会发现孩子哭的更厉害,孩子发泄情绪的办法只有哭,作为父母找出孩子哭的原因,并合理开导孩子,不要想着以爆制动,因为孩子正在学习如何驾驭这个世界的难题,所以我们面对孩子哭闹时,加以合理引导的话,会事半功倍。面对孩子哭闹,父母要学会这三句话:
①妈妈知道你想哭,想哭就哭吧
②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但是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③你可以跟妈妈说,你为什么哭
19、看你爸妈回来怎么收拾你。
如果爸妈回来没有收拾孩子,那种父母说话,孩子就不会听;如果孩子被批评责骂,孩子可能会怨恨。还会让孩子将自己的父母在心里妖魔化,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