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6阅读
  • 0回复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静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一、0岁~3岁阶段

对数的认识

幼儿在0-3岁时,对数量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明显区分多和少。当你右手拿2块糖,左手拿3块糖,让孩子进行选择,2岁的孩子会知道去拿较多的糖果。在成人的引导下,3岁左右的幼儿逐步学会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借记忆,按一定顺序背出[5]以内的数字名称。但这时幼儿还不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即使他能逐一点数实物,也说不出这些实物有多少。

对关系的认识

数学以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对象,是对事物关系的抽象。在数学中,关系到处皆是。在这里只谈排序和样式问题。排序和样式都是关系的体现,也是对关系的运用。排序是指事物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样式是指有规则性的图案、声音或事件等的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单位就是样式的核心,构成这一核心的各个部分称为元素。那么根据核心和元素的特点,样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重复样式,如树叶-小石头-铅笔、树叶-小石头-铅笔……和增长样式,如□○、□○○、□○○○……

幼儿在0-3岁时,完全没有排序能力,但他们会找出最大的与最小的物体。

对量的认识

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主要靠感知,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分化、不精确。幼儿在0-3岁时,基本认识不到物体量的差异。

对形的认识

二、3岁~5岁

对量的认识

幼儿在3-5岁时一般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差异,也能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表示相应的量,如[我抱着大娃娃],并且感知物体大小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能判断差别不太明显的一组物体中最大的或最小的物体。然而,这一年龄的幼儿还不能认识其他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来表示。他们对于高矮、粗细、长短、宽窄、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地说成[大]、[小]。

对数的认识

幼儿在3-5岁时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这时的幼儿逐步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2比3小,3比2大,3是由2和1组成等。如果给幼儿提供可以操作的实物材料,幼儿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这些都说明幼儿已在较低水平上形成了数概念。

对形的认识

幼儿在3-5岁时能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且对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具有一定的匹配能力。能根据成人提供的范例找出与之相同的图形。

幼儿在3-5岁时能正确认识基本图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逐步做到图形守恒,能不受图形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地辨认出图形。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对关系的认识

幼儿在3-5岁时的排序能力仍然较低,一般是任意排放物体。

三、5岁~6岁

对数的认识

幼儿在5岁~6岁时,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但这种认识局限于10以内的数。他们能够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抽象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这一阶段的儿童已在较高水平上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运算过渡。

对量的认识

幼儿在5岁~6岁时,感知量的精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区分和排列不同大小的物体,能较为精确地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粗细、长短、厚薄等,并学会用相应的词语来表示。虽然此时幼儿能判断相等量,但尚缺乏对物体[量守恒]的认识。如果将等量的水倒在又高又细和又矮又粗的两个杯子里,他们很难判断两个杯子里的水是否一样多。

幼儿在5岁~6岁时,能正确地认识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量的各种特征。同时对量的相对性有了较好的了解。他们也逐渐能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量的可逆性和传递性关系。  

对关系的认识

幼儿在5岁~6岁时,虽可按长度或大小将物体排序,但却不是一种整体思考、有系统的排序,而是在尝试错误中完成排序任务。幼儿时期较为容易掌握重复类型的样式,掌握增长类型的样式相对较难。

对形的认识

幼儿在5岁~6岁时,基本上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复杂关系。另外,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5岁~6岁儿童可以在一定的抽象水平上概括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阶段儿童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正确地命名。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