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5阅读
  • 0回复

儿童的被尊重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静静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会给我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让对方能敞开心扉,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也可以让倾听的人能够完整把握、体验诉说的一方内心世界。
尊重可以让对方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


孩子很渴望被尊重,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有能力、有希望、表现好、有价值,渴望有着同家长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
尽管年龄小,但也会以不同年龄段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观察,并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家长的重视。
每个人都有改变自我的潜能,当感受到了被尊重,这种潜能或许会变成无穷的力量让孩子超越自我。

01尊重是接纳

接纳就是意识到他是他,我是我,不要把他变成我,不试图改变对方。
既接纳和自己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和自己完全不同一面;既接纳自己喜欢、赞同的一面,也要接纳自己厌恶、反对的一面;既接纳对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接纳其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
总之,尊重就是接纳对方的一切,而且是无条件的接纳对方的全部。
家庭和学校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孩子参与家政管理的机会。
遇到棘手问题,一家人坐下来讨论,让孩子畅所欲言,对孩子正确的建议及时给予肯定和采纳,对孩子片面的想法也不简单的否定,而要循循善诱,把孩子引到正确的观点上来。
这样,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不遗余力地去做好事情。
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不仅增长孩子的才干,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做事为人。

02尊重是平等

平等体现在双方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的平等,尽管现实中亲子、师生信息不对等,但人格平等。
有些人有潜在的“表现型人格”,他们在奚落孩子或夸张地讨论孩子的事时,获得了压你一头的存在感和优越感,能让他们获得某种心理层面的自我价值满足或虚弱满足。
殊不知在人前被数落、被教育的孩子,除了内心的惶恐之外,还有更多的“面子”问题,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内心的发育。
而屡次在人前被数落、被教育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格中的叛逆感也会翻倍的增加。
直到拥有能够和父母反目为仇的能力之后,就会绝尘而去,不留一点念想。
由于各方面竞争的激烈,孩子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辛苦一天之后他们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尽情发泄自己的情感。
作为父母,应多了解孩子的喜好,以便和孩子拥有更多的话题,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对孩子的喜好大加批评。
在孩子沉默寡言时不要一劲追问,最好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时,再提示孩子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03尊重是礼貌

要告诉孩子,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尊自爱、自制自知是基础,尊重他人、谦逊低调是前提,独立自主、自强不息是方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手段。
不能自私自利、欺负他人、搬弄是非、小气计较、窥探隐私、势利眼……
尊重不代表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自己的主见,或是无原则地迁就。
尊重应体现在对别人的真诚上,应该怀着真诚的心、真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在一定关系建立的基础上,适度地表明对对方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观点、态度、意见等。
这样不但不会损害双方的关系,还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做老师要坚守尊重学生的底线:不伤害学生、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
教师应该事事、处处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我在北师大教《公共教育学》30多年,每年我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
如果走出北师大的校门还伤害未成年人,欺负他们年纪小、读书少,以此来换口饭吃,你对不起北师大对你的教育;
北师大毕业的绝不能把学校变成监狱,把自己变成狱卒;
如果面对学生已经无法心平气和,面对家长已经不能将心比心,赶紧转行,但别说你毕业于北师大;
如果你总是牢骚满腹、无心工作却从未想过离开,那么,你现在的这份工资或许满足不了你的欲望,但它一定对得起你的实力,你辜负了北师大对你的期待。
对那些无计可施的学生,大不了你告诉他:“我是不能拿你怎么样,但社会能!”
其实尊重学生就是有边界感地教育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但他们不是我的孩子。
尊重学生应该是一个教师骨子里的教养。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