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阅读
  • 0回复

家庭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承担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卢灿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孩子之间成绩的差别,除了智力因素外,本质上是习惯的差别。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一位高考状元的爸爸曾说:“小学成绩高低不重要,独立自主完成作业、课外阅读、认真听课的习惯,才是未来成绩好的前提。”
的确,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成绩、不是补课班,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但是孩子的好习惯,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养成的,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引导。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写道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哲学家菩德曼曾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放养中长大的。
需要父母的引导、监督、帮助和提醒,慢慢的帮助孩子培养一个又一个好的习惯。


伦敦大学研究发现,孩子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60天。
也就是说,要两到三个月才能看到效果,这个过程就需要咱们家长反复的提醒引导,你需要用牵着一只蜗牛的心情,陪孩子慢慢长大
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他养成以下这些习惯:
1.主动思考的习惯
许多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要么就是求助他人,我们要让孩子主动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总是依赖别人。
2.认真专注的习惯
所有学霸都有个共同点:学习时很专注,绝不三心二意。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这会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安静且整洁的学习环境,不制造噪音,不随意打扰。
3.早睡早起的习惯
规律的作息的间,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一定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每天都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4.运动的习惯
唐江澎校长曾说过:“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终身运动者。”
健壮的身体是孩子一切发展的基础,更能塑造坚毅的品格。
可以每天让孩子运动半小时,比如跑步、足球、游泳等,养成能坚持下来的运动。
如果能在孩子进入初中前,培养起以上提到的这些好习惯,那么孩子未来的路,便会好走很多。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