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9阅读
  • 0回复

2岁孩子嫌太贵阻止爸爸买包:家有“心疼钱”的孩子,父母该庆幸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丽平
 

家有心疼钱的孩子,父母会不会感到庆幸?
  这对父母就“遇”到了个疼钱的宝宝。
  前段时间流传一个视频:在超市,爸爸打算买个小包,孩子不愿意了:“不行,太贵了……”,因为“家里挂了好多包包,走了啦,不要买了”。
  爸爸告诉孩子包包很便宜,然后挑了一个放进了购物车。
  孩子急得跺脚哭喊,踮着脚要把车里包包拿出来,嘴里还叨叨:“不行,太贵了……”。
  拗不过孩子,爸爸把包递给他,孩子屁颠屁颠地把包挂在了货架上,才满意地离开。
  孩子与爸爸为购物“对峙”的情景,妈妈全程录下并放在了社交平台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视频下方,有网友表示,家里也有同款宝宝,到超市买吃的只要一个,买重复了就生气。
  还有的说,孩子不允许妈妈买口红,背了一年的书包,也不让换新。
  不少网友对懂得省钱的孩子表示称赞,认为小小年纪就知道过日子。
01
“心疼钱”的孩子,维护着一份安全感
  《花钱的艺术》书中说:“孩子们有关金钱的信息主要来自父母。”
  孩子如何对待金钱,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家庭中,不可避免谈论关于钱的话题,孩子就因此受到影响。这可能是因父母在消费时所表现的态度,也可能是在言行中透露出对钱的焦虑,甚至仅仅是一些不经意的话,孩子都照单全收。
  综艺《超人回来了》,姜Gary儿子姜好过生日,在带孩子买玩具的路上,姜Gary聊到工作的事,他告诉儿子,因为病毒的影响,现在工作很少,没想到姜好记住了爸爸的话。
  到了玩具店,姜好挑了一圈,最后决定买个小娃娃。姜Gary希望儿子能买更大、更好的玩具,但姜好死活不肯,带着哭腔说:“有病毒,没工作……”,拉着爸爸要离开。
  爸爸不经意的一句话,敏感的孩子却嗅到了不安全,心疼爸爸没收入才做出此举。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对钱的焦虑,直接传递给孩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知乎上一位网友,抱怨父母从小就不愿给自己钱花。
  父母每年收入约七八十万,平时会给她买想吃的,但就是不愿给钱让她自己买。有时想问父母多要点钱,结果父母脸上写着“败家子”的表情,吓退了自己。网友形容自己像蹲在囚笼里,有叫唤才会有吃的。
  在父母的严格限制下,网友也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连衣服也舍不得买,现在长成大姑娘了,还不知道啥叫漂亮。
  尽管父母收入不菲,但对钱却有着焦虑,内心安全感是匮乏的,他们以少花钱来维护这份安全感,网友也因此变得习惯苛刻自己,失去年龄中该有的快乐。
  孩子过分心疼钱,长此以往,内心也会因此变得贫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
为钱委屈自己,容易让孩子内心贫穷
  真人秀综艺《妻子的味道》中,演员咸素媛物质富足,但活得很“穷”。
  咸素媛出了名地爱“省”钱,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
  咸素媛陪婆婆做头发,婆婆饿了,她第一反应是让婆婆忍忍,一个小时以后回家就可以吃饭了。无奈婆婆忍受不了,咸素媛才不得不叫了外卖。为了不付配送费,她又亲自跑到街上拿外卖。
  在没有和咸素媛商量的情况下,丈夫买回一些日用品,她认为丈夫乱花钱,怒气冲天,和丈夫吵了起来,逼得丈夫要把这些花销都算在自己头上。
  咸素媛抠门的习惯,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咸素媛父亲创业失败,失意之下也不再外出工作,家中的担子就由母亲独自承担。
  母亲收入微薄,但父亲花钱大手大脚,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不得不省衣缩食,这样的环境下,咸素媛学会特别心疼钱,为了钱,经常委屈自己和身边的人。
  后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咸素媛,舍不得花钱是心理问题,如不做出改变,女儿也会跟她一样。
  有研究显示,如果人过于在意金钱,这就会限制人的思维,影响人做出错误的选择,丢失人生机会。
  如果孩子为了省钱,甚至愿意委屈自己,处处考虑钱,内在潜力就被掩盖,真实的想法也被压抑,孩子的格局和视野也变得狭窄,变成心穷的人。
  比起物质的缺乏,内心的贫穷,才是阻碍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挪走它,孩子的人生路才有更多的光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3
正确对待金钱,孩子不再怕花钱
  父母教孩子正确对待金钱,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人生及生活。
  1、知道钱可以通过劳动获取
  父母告诉孩子,钱是需要付出智慧或劳动换取的,如果只花费,而不愿付出赚取,它很快就会消耗完。反之,如果只赚钱,而不愿花费,生活就失去了该有的意义和乐趣。只有努力获取,又合理消费,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告诉孩子,他所用的玩具和零食等,都需要拿等价的金钱换取。而这些钱,是来自父母在工作中的付出。
  2、有规划地花钱
  孩子3岁左右,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在一个访谈类节目里,理财师王晓妍分享了,如何教3岁多的女儿有计划地花钱。
  每次带孩子上超市之前,她都会问孩子:“我们到超市,你想买什么?”以此让孩子思考。
  当然,孩子会说有很多东西要买,比如糖、玩具等,这时就告诉她:“今天妈妈只会给你花10块钱,你最想买的是哪个?”孩子会说出最想要的,买时再提醒她记得约定。
  孩子入学之后,父母就可以给他一些零花钱,引导该如何花费。
  告诉孩子把手上有的钱,和想要买的东西的预算写在纸上,进行计划、比对。
  比如,孩子手上有5元钱,计划要买的东西有:老师要求画画用的本子3元,孩子喜欢的玩具小飞机3元。
  显然计划花费总数超出手上所持有的钱,这时,告诉孩子先把必需的本子买了,而小飞机不是必需品,可以等下次钱够时再买。
  孩子养成有规划花钱的习惯,他就不会消费无节制,也会有所计划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用劳动换取零花钱
  孩子的零花钱,父母可以让孩子做家务等方式来换取,让他体验因劳动获取金钱的成就感,明白钱来之不易,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自理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把钱花在体验生活而非物品上会让人更快乐,适度的节俭,合理的消费,都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
  孩子学会用劳动换取金钱、合理消费、不过分节俭,从中所获取的幸福感,让他不再怕花钱。
  金钱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
  孩子不仅要学会合理花钱,也需要知道如何正确获取金钱。让孩子有条件地获取金钱,他就能更加珍惜,有规划的花费,孩子的人生才不会总处在被动。
  如此,孩子就有了稳固的根基,有能力追求更好的人生。
教育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
加盟热线:400-0371-282  15803856648(魏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http://www.yinlingyounao.com/bbs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