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想让孩子远离所有的冲突,但是我们做不到。只要他们处在关系之中,就必然要面对争吵和分歧。我们能够做的是,教给他们基本的第七感技巧,让他们知道如何用一种健康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冲突,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懂得如何应对。
另外,每一次分歧都不只是一次要渡过的难关,同时也是你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是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机会。处理冲突并不容易,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不能对孩子期望过高。但是我们能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技巧,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冲突,从而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享受人生。下面介绍三个发展第七感的技巧。
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立场
下面这个情节你可能会感到似曾相识。你正在书桌旁工作,7岁的女儿凑了过来。她看起来很生气,向你告状说哥哥马克刚才叫她“蠢猪”。当你问她哥哥为什么说这种话时,女儿坚持说没有原因,只是反复强调“他就是说了!”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事物,而且通常只看我们想看见的。但是,如果我们更多地运用第七感,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就有更多机会用健康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要教给孩子这个技巧并不容易,尤其是身处激烈的争吵中时。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保持警觉,就更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比如,你可能想说:“呃,你怎么惹着马克了?我敢肯定他不会无缘无故就叫你‘蠢猪’。”
但是如果你能够保持冷静,明白你想要告诉女儿什么,你就可能让这场谈话有所不同。首先你会表现出你注意到了女儿的感受。记住,先联结,再引导。这将会降低她的防卫心理,让她更可能注意到哥哥的感受。然后你可以着重于你的目标,培养女儿的共情素质。
即便如此,我们也并不总是能够跟孩子顺畅沟通。但是通过向他询问他人的感受,让他明白为什么别人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就能够促进培养孩子的共情力。考虑他人的想法需要我们运用右脑和上层脑,这二者都是社会回路的一部分,让我们享受成熟、充实的人际关系。
倾听言外之意:教孩子理解非语言信息,真正听懂他人
教孩子注意听别人说话是很重要的:“认真听他说话。他说了,他不想被水龙头冲到!”但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倾听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孩子们通常不太擅长这件事。这就可以解释,当你的儿子把椒盐饼干浸到妹妹的酸奶中并把妹妹弄哭了,而你训斥他时,他会说:“她明明喜欢这样啊!我们正在玩游戏呢。”
非言语信息表达的内容有时候比话语还要丰富,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运用他们的右脑,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的东西,即便他们根本没张口。孩子的镜像神经系统已经能够正常运作了,因此我们能帮上忙的,其实是把他们镜像神经系统之间正在交流的内容外显化。
例如,在你的儿子赢了一场重要的足球赛之后,你需要帮助他意识到,他在对手队伍里的朋友虽然说自己没事,但他现在的确很需要安慰。作为证据,你可以向他指出那位朋友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耷拉的肩膀、下垂的脑袋和沮丧的脸。通过帮助你的儿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观察,他的第七感将得到发展,以后将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感知他人的感受。
修复关系:教孩子在冲突发生之后进行补救
我们知道道歉的重要性,也教孩子说“对不起”,但是孩子还需要知道,很多时候道歉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需要用行动把做错了的事情纠正过来。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直接的行动,比如把弄坏的玩具修好,换一个新的,或者帮忙做一些重建工作。也可以采取一些温暖的、比较保险的举动,比如为这个人画一幅画,做一件善意的事,或者写一封道歉信。重点是你要帮助孩子用行动表现出爱和悔悟,表明他们考虑到了他人的感情,并且希望找到办法来修复这段关系中的裂痕。
这与之前提到的两种思维拓展策略直接相关,即共情和感同身受。要真诚地修复关系,孩子必须理解他人是如何感受的,对方为什么会感到难过。父母还可以问孩子这个问题:“如果是你心爱的东西坏了,怎样能让你好受一些?”每一次努力关心他人感受的行动都能在大脑的人际关系通路中创造更稳固的联结。
突破孩子的防卫,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承担起责任,就是在帮助他们体谅他人受到的伤害,做出重新联结的努力,帮助他们发展第七感。有时候一个真诚的道歉就足够了:“我那么做是因为我嫉妒你,对不起。”但是孩子还需要学习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达成和解。
第七感“治好”自私的科林
我们再来看看科林,这个父母觉得有些过分自私的7岁孩子。我们希望能给罗恩和桑迪一些魔力药丸,治愈科林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并且解决他们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问题,但显然我们做不到。不过幸好,只要罗恩和桑迪给予科林足够的关爱,从他与父母的互动开始帮助他了解人际关系的益处,就能帮助他明白关心他人和与他人建立联结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刚才讨论的“在冲突中联结”的技巧,罗恩和桑迪能够帮助科林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例如,当科林重新装饰房间并且把弟弟的物品都挪走时,就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时机,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科林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道理。
我们常常忘记“教导”的本意是“教”而非“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承受行为后果的客体。通过教导第七感,就能把冲突转化为学习、增加技能和发展大脑的机会。
在这种时候,罗恩可以让科林看着自己的弟弟,洛根正哭着把自己的画捡起来铺平。提醒科林注意洛根受到伤害的非语言信息,这可能会引发一场有益的讨论,在洛根的视角下看到的是什么:布满褶皱的画,乱扔的奖杯。仅仅让科林从洛根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意义非常深远。惩罚科林禁足也许能教会他以后未经允许不得挪动弟弟的东西,但也可能毫无作用,总之无益于第七感的发展。
最后,罗恩和桑迪可以讨论一下应该做些什么来修复这种状况,包括让科林向洛根道歉,并且与洛根一起画一些新的画,挂在他们共有的墙上。把各种状况用作帮助孩子成长和教导孩子的机会,而非需要回避的不愉快障碍,科林的父母能够将一些激烈的冲突转化为帮助孩子成长的时刻,并且让两个孩子都了解到相处的具体意义。关键在于打开第七感的窗口,让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够被他们自己和彼此所感知。
第七感能够让孩子意识到思维和情感的重要性。如果这方面发展不良,孩子仅仅会对行为做出表面反应,在缺少反思的情况下做出机械的“应付”。在培养第七感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能够利用具有挑战性的状况,让孩子运用自己的反思系统,窥见人与人之间共享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发展出第七感技巧,他们就能够学会在自己与他人的内心生活之间取得平衡。这些反思技巧同样也是孩子学习平静自己的情绪以及理解周围人的情绪的基础。
第七感是社交商和情商的基础,它让孩子了解世界是由关系组成的,他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感受很重要,而联结是回报、意义和欢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