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35阅读
  • 4回复

当孩子初露才华时,家长应注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ali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2-12

  现在的孩子,要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小时侯聪明多了。因为他们有福气,降临在盛世,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的时代。
  其中有的孩子,由于具有优质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庭环境好,家长精心培育或在智力开发、特长发展上舍得投资,智力发达,聪明过人。在年龄很小的时侯,就在某个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引人注目的早慧儿童。比如,识字多,读书早,毛笔字写得好,画儿画得好,提琴拉得好,钢琴弹得好,歌儿唱得好,舞蹈跳得好,等等。这些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连连获奖,屡屡金榜题名。
  哪个家庭要出了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给父母脸上增光添彩,父母能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吗!幼儿园班里有这样的孩子,老师也是美滋滋的。
  一、“捧杀”威胁着才华初露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确是好苗子,若能创造必要的条件,及时加以科学地培养和训练,大有成材的希望。家长为之自豪,老师为之骄傲,社会各界人士也不遗余力地为之叫好,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孩子差不多都面临着或者说经受着一种严峻的考验:“捧”。
  你看,当今社会上,什么“小书法家”、“小钢琴家”、“小画家”、“小数学家”、“小发明家”、“小歌唱家”,还有什么“神童”、“奇童”、“天才儿童”等等,高帽子满天飞!
  小小的孩子,今天出席表彰会,明天出席招待会,后天又在电视台当众表演,又是立功,又是受奖,所到之处,都是掌声、鲜花、奖品、奖状、荣誉。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2-12
人们竞相这样做,应当承认都是出于好意,是为了鼓励这些孩子继续努力,促使其更上一层楼。

  但对年纪小小的孩子如此过誉,究竟会给他们思想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给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打上什么样的烙印呢?值得人们认真、冷静地思索。

  人们都说他们是“聪明过人”,“智慧超群”,“出类拔萃”,“无与伦比”,说他们是“天才”,“神奇”,怎么怎么了不起……听了这些夸耀、恭维、奉承的话,他们很容易头脑膨胀,也自认为自己的确是已经“了不起”了。

  假如这些孩子成天都陷入盲目地自我陶醉之中,洋洋得意,还能有再求上进的欲望吗?还能再继续刻苦学习、训练,不断提高吗?弄不好,还会把这些孩子吹得神魂颠倒、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停滞不前、前功尽弃,最终一事无成。

  “捧杀!”就像是一把“软刀子”,正在威胁着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们!家长们应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要时刻警惕着!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2-12
二、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

  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不少的“神童”(或叫奇童),2003年我曾出版过一套七册名为《中国神童》的丛书,介绍了我国古代330多个神童。有的是记忆力特别强,善于背书,“读一遍,诵之若流”;有的善于属对、赋诗;有的思维敏捷,言语机智;有的遇事有胆、有识,等等,从小就表现出了特殊的禀赋和非凡的才能。据记载,仅宋朝就出现了几百个。

  遗憾的是,最后成才者却是寥寥无几。

  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人们“有情地捧杀”了。

  过去的“神童”,绝大多数是一生平平庸庸,一无所成。像宋朝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写的方仲永,小时侯相当的聪明。他家世代务农,家族中没有读书人,可他四五岁时,却神奇般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谁见了都夸奖、赞赏。但到十二、三岁的时侯,写的诗就大不如以前了。到二十岁时,甚至就完全“泯然众人矣”。

  有的“神童”,不仅在学业和事业上一无建树,甚至是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潦倒终生。比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被举为神童的蔡伯郗,三岁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受到宋真宗的极大赏识,曾亲自为其赐诗:“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圣时。”并授予这个三岁的孩子“秘书省正字”的官职,让他在东宫伴太子(宋仁宗)读书。

  应当说,他有很优越的学习进取的条件。但蔡伯郗处于那样高的社会地位上,却不思学习,养尊处优,吃喝玩乐。昔日的才华荡然无存,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他是靠向皇帝恩赏苟活了八十多岁,最终落得个潦倒不堪。后世人叹之曰:“碌碌无为,乞食终生,三岁之‘神童’安在?”这种凄惨的结局,和过分的吹捧,过早地赐予官职,不无关系。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2-12
 三、要紧的是家长不能忘乎所以

  年龄不大的孩子,心灵是很脆弱的。不论是对压抑、打击,还是对过誉、吹捧,都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具有非凡才能的孩子,还能够经得起过誉的考验,头脑比较清醒;有的则开始流露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思想苗头,心灵受到了污染,荣誉已经成为束缚他们进步的桎梏。

  比如,有的孩子自以为已经“功成名就”,不是“普通人”,摆起了“名人的架子”,盛气凌人,凡人不理,看不起同学、老师、家长;有的自以为“高人一等”、“身价百倍”,滋长了“名人的脾气”,出门要乘小汽车,住高级宾馆;有的盲目自满,不求上进,得家长哄着、求着或用重金“收买”才继续“为家长”学习……这些现象的出现,恐怕是善良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有的孩子身上出现这种问题,当然会使人们担心。但是,这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究竟还是孩子,尚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加强教育,还是可以逐步克服那些错误的思想苗头,得以继续健康成长的。

  让人感到可怕的是,有些孩子的父母,面对“捧杀”的危险,失去了应有的警觉。孩子还没有怎么样,家长却先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的孩子的确是与众不同,了不起,陶醉于“显耀门楣、光宗耀祖”的世俗思想之中。就像宋朝方仲永的父亲那样,面对初露才华的孩子,不继续进行培养,而是得意忘形,每天带领孩子到处去给有钱人家表演做诗。结果,把个很有才华的孩子前程给毁了。父母的这种思想情绪,是很危险的,应当从中解脱出来。

  做父母的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清醒地认识到:你的孩子仅仅是“才华初露”,并没有真正成材,还必须继续刻苦努力,更上一层楼。必须时刻提醒你的孩子,正确认识、估价自己,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满足,鼓励他们继续进取,当好孩子思想上的“哨兵”、“警卫员”。发现不好的思想苗头,要及时提醒,立即纠正,把不良的思想消灭在萌芽之中。

  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要成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相当长的培养、训练和刻苦修炼的过程。要教育孩子懂得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满招损、谦受益等道理,不懈地努力追求、进取。父母要是沾沾自喜于孩子的“一得之功”,沉溺于孩子现有成绩的“漩窝”之中不能自拔,那对孩子的威胁是最大的,弄不好会前功尽弃,本来发展苗头不错的孩子会“毁于一旦”。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2-12
四、家长头脑清醒是孩子成功的保证

  成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清醒的父母做后盾。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卡尔.威特的父亲,在小威特初露才华时,头脑就特别的清醒。小威特当时是相当的聪明,可以说是智慧超人。但父亲却非常忌讳别人称他儿子为“神童”。他自己也从不当面表扬、夸赞他的儿子。

  有一次,一位督学慕名而来,想考一考小威特,老威特同意了。但他跟督学约定一条:“不管考得怎么样,决不要当面称赞我的儿子。”考试时,督学故意出了一些难题,然而,小威特解答得非常顺利。督学大为吃惊,禁不住脱口夸赞道:“啊呀,他简直超过了我们的学者!”老威特一听,赶快纠正说:“哪里,哪里,这是因为儿子这半年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

  督学紧接着又出了当时大数学家欧拉考虑了三天才做出来的一道题,小威特只用了一杯茶的工夫,又解出来了。督学更是惊讶不已,竞完全忘记当初的约定,激动地向老威特祝贺道:“我应该说,你儿子胜过了欧拉!”老威特更不高兴了,在桌子下面狠狠地掐了一下督学的手,脸色非常严肃地说:“瞎鸟有时也能拣到豆粒,他这也是偶然的。”

  就是这样,小威特在清醒的父亲教育和引导下,一直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避免了某些一度被誉为“神童”的儿童,通常所容易犯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毛病,从而也避免了常见的“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二十岁成庸人”的厄运。小威特不断进取,做学问的锐气一直盛而不衰,九岁考上莱比锡大学,十三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被授予法学博士,并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

  老威特对小威特的态度,很值得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的父母们效法。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最初塑造孩子人格的雕塑师。“打铁先得自身硬”,“课子课孙先课己”。

  要有效地避免那些本来很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孩子们“夭折”,不使他们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做父母的应当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地看待孩子得到的荣誉和受到的人们的夸赞,在任何时侯都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谨防“捧杀”。www.yinlingyounao.com引领右脑开发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