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静下心来学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5394
阅读
0
回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静下心来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can
UID:6176
注册时间
2015-04-26
最后登录
2017-01-21
在线时间
165小时
发帖
824
搜Ta的帖子
精华
24
金币
873
烩面
1054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四星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很多人问过我是如何做到建筑结构都会,借着这个问题可以分享下我的一些浅薄看法。如果你能看完,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1. 关于爱好(或者说新行业)
所谓的三分钟热度,换句话来说只是爱得不够深沉罢了。换个角度来看,你喜欢的女神,会今天喜欢明天拜拜吗?除非你博爱。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热爱,什么是自恋和虚荣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用建筑学举个例子,知乎上很多土木专业的学生都表达过想转建筑学的想法,先暂且不说这些想法的对错。我觉得首先你应该弄明白一个问题,你是真正喜欢建筑学专业,说得俗一点,就是被建筑所感动;还是觉得建筑学这个专业看上去高大上,土木看上去屌丝,建筑学能给你带来崇敬和赞许呢?如果是后者,我想说这样的愉悦感不会长久。
在我看来,所有的爱好和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和愉悦感是由内而外自然迸发的,即使整个世界没有人能看懂你在写什么、画什么、说什么、唱什么,你还是深沉并执着地热爱着。然而,一切为了获得虚荣感和奉承的爱好是不可取的,因为当你一旦没有得到预期的奉承,你就会消极倦怠,爱好所带来的乐趣也会随之被扼杀。
简而言之,如果是为了别人的赞美而去喜欢,那么这种喜欢就是不纯粹的喜欢,是一种虚荣感的喜欢,不会是长久的喜欢。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是不大可能达到目标的,即使达到了,也不会快乐。
看书不是为了掉书袋,健身不是为了秀肌肉,找漂亮女朋友也不是因为拉风;
所以,不管爱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姑娘之前,都请认清动机再行动。
2. 关于学习
从知识领域来看,我一直认为这个社会是缺乏专才,而全才是不存在的。缺乏专才这个结论是我在见过很多硕导博导后得出来的,就土木工程学术圈而言,真正喜欢并且用心教书育人的教授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对于名利似乎在乎的更多。
说了这么多,所谓的专才,首先要能钻进去,而我一直认为,钻进去的首要前提,是要能沉下来。换句话说,安静的人,最容易获得幸福也最有力量。而执着于名利的人,学术上注定不会有任何伟大成就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一切能让我觉得嗨的事情,比如说篮球赛、dota、唱k等等,因为我觉得这些事情能让我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让我觉得很爽很开心。所以那段时间,看书的时候如果不带个耳机听歌,基本上是看不下去的,而事实证明,学习始终是一件需要跳出你舒适圈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再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所有极其开心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极其失落,愉悦感阀值一旦变高,像学习这类枯燥的事情,通常是进行不下去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能学会保持情绪的稳定,学会独处,享受宁静。这种特质,对于学习知识或者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获得幸福感最便捷的方式。
所以我的做法是,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具体做法如下:
看书学习的时候,手机一定要关闭网络;
QQ微博停用,sns软件只用微信维系朋友关系,不看综艺节目(从大学就没看过),控制观影数量;
不无意义的浏览网页,包括知乎(相信大部分人把时间浪费在这);
电脑如果不画图、不算模型、不写文档、不看文献,尽量保持关机状态;
缩小兴趣爱好范围(包括所看书籍),拒绝泛泛涉猎;
每天都有一定量的学习任务,通常量不大,帮助自己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习惯的良性循环;(我通常在书桌右边放置每天要看的书,看完了就放在书桌左边,这样每天晚上看到右边空了,心里会超级爽!)
总结是学习高效人的秘密武器,不管生活上的感悟、看了的书籍、还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总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我一部分总结:
利用好你的手机,把生活中的一些人生感悟和奇思妙想随时记录下来;
比如说这样(太私密所以节选了一部分):
每周花一天时间,把你收集的所有信息做一个整合,时间允许的话,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一些联系工作;
下面是我写论文时候做的思维导图:
另外关于学习,在大学以后,我秉承一个观念:学习到十二点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每天都学习到十二点。道理说得有点夸张,言下之意就是学习任务应该做分解和简化,每天都学习,每天都接触,这是掌握一门技术或者技能的最好方法。这里强调的是每天,时间长短不重要,摸了没摸是不一样的。而这个道理,我从学习力学、练习篮球、学习素描都得到了共同的验证。
学习进步最快的方式,是创造和行动。你喜欢画画,那你就没日没夜的画,光欣赏画展是没用的;你喜欢写作,那你就每天都写,随笔、日记、自己的梦、苦闷与烦恼、随意什么东西,而端着小说看也是没用的;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同理,光看例子是没用的,要多动笔算和推导。
我很欣赏一位画家,叫做梵高,因为我从他的画里总能找到片刻安宁,而梵高的一生,名利皆空,爱情悲惨,饥苦交迫,但这并不妨碍他将艺术的热情传递给全人类。我欣赏他的宁静,他的心无羁绊,随处是家。
时常想,要是早几年领悟到了这些道理就好了,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所以就真心希望能帮到大家吧。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