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孩子总是觉得很慢,但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长的快, 不知不觉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间了,这时候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而闹呀,苦呀什么的,这个时候的父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孩子的哭闹问题,同时也会尽快的让自己的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看一下宝宝上幼儿园总是哭怎么办?
妈妈们采取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呢?
严厉型
幼儿园门口,孩子哭得很伤心,叫着嚷着不要上幼儿园,妈妈见怎么劝孩子都没用,越来越烦躁了,“你这孩子真不听话,快进去,我没闲工夫陪你折腾,待会还要去上班呢,快点,听到没有!”歪 歪 兔原创文章。
可孩子还是倔强地站着不动,妈妈一生气,顾不上孩子的哭了,硬是把他拉了进去。
宝宝说
任何时候,尤其是在孩子情绪激烈时,家长强硬的态度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双重打击。
这是因为,在适应幼儿园里陌生的人和环境时,孩子的情绪已经很低落,很无助了,可你却没有好好地察觉并理解孩子的这些情绪,还当着很多人的面去呵斥贬低他,这会让他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恐惧和无助,没办法在幼儿园里轻松地玩。
心软型
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又哭又闹的,妈妈之前两天都特别坚定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可后来有一天,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边哭边哀求着,“妈妈,我不要去,我会听话的。”妈妈实在不忍心,便答应让孩子今天待在家里。
宝宝说
孩子来到幼儿园,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哭闹着不愿意去都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向孩子的又哭又闹妥协了,孩子见“哭”是有效的,那么,下一次,你再送他去幼儿园时,他就会哭得比之前厉害。
更严重的是,孩子的脾气也变得急躁,因为他已经习惯用哭来得到任何东西。
误导型
一路上,孩子背着小书包,蹦蹦哒哒地很开心,妈妈却表情凝重。到幼儿园门口了,妈妈忍不住伤心地哭了,“乖,宝贝,过来让妈妈抱抱。”抱了好一会,妈妈还是觉得难过,“哎呀,宝贝,妈妈好舍不得你,你到了幼儿园,要乖乖吃饭,好好睡觉……”歪 歪 兔原创文章。
宝宝说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上幼儿园这一件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抗拒,反而是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的妈妈心里放不开。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对周围情绪的感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你在送他上幼儿园的整个过程,表现出来的都是伤心痛苦,孩子就会受到这么一种暗示:幼儿园危险,里面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于是,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可能就哭着吵着要回家了。
回避型
要出门了,妈妈给孩子背上小书包,孩子却噘着嘴,用力地跺脚,“我不要去幼儿园。”妈妈说,“不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妈妈带你去别的地方玩,好吧。”孩子一听到要出去玩,眼睛发亮,不知道有多开心。可走着走着,孩子却发现,这不是到幼儿园的路吗,“呜呜,妈妈,你说要带我出去玩的,你骗人,我不跟你了。”
宝宝说
为了让孩子乖乖地上幼儿园,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这样对他连哄带骗的,孩子发现你骗了他,往往情绪会很激动,有可能甩手就跑了,容易发生危险。
此外,如果你总是这样哄骗他,渐渐地,孩子就会变得不信任你。而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这种不信任,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孩子很难信任别人,与他人交往的欲望较低。
乐观型
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不停地对孩子说,“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他们很喜欢你,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开心地玩游戏。”孩子问,“那我可以玩滑梯吗?”妈妈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当然啦,别说滑梯了,幼儿园里还有沙堆,你还能在上面堆沙子玩,多棒啊。”
宝宝说
或许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只是想让孩子知道,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从而让孩子放下抗拒,对陌生的幼儿园生活多一份憧憬和期待,这样适应起幼儿园来会轻松点。
可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孩子到了幼儿园真的就只有好的吗?歪 歪 兔原创文章。
孩子还可能遇到抢玩具、老师没顾得上理会自己等小挫折,到那个时候,孩子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这种失望的情绪无形中就会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他没有良好的状态去面对问题,负面体验就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上面的种种方法,家长们真的是竭尽全力,绞尽脑汁了,可孩子们的表现却说明了一点,这些都是没用的,有的甚至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把这些可能的影响严肃传达给家人,统一教育观念才能看到效果。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这些种种不适应,在理解的同时,好好地安抚她,让她有安全感便足够。
因此,刚接触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孩子有分离焦虑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好好地接纳她的这些情绪,在她感到害怕不安时,及时给她拥抱,做好安抚,让孩子觉得你是理解她的,爱她的。有了这种信念,不管走到哪里,孩子都是充满信心和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