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18阅读
  • 0回复

乱给宝宝加辅食,你跟孩子有多大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吕启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1-16


母乳和你什么愁什么怨


“隔壁喝奶粉的三个月就开荤了,我们四个月还在光喂母乳,没营养,赶紧添辅食”


“辅食开始加了,母乳可吃可不吃,断了吧”


我们的长辈们是饿过的一代,所以在孩子吃上格外热心。宝宝百日后,各种喝粥吃饭的想法分分钟冒出来。吃的越早越好,这恐怕是辅食添加最常见的误区。其实,满6月龄添加辅食对宝宝近期和远期健康更加有利。看看权威机构怎么说:




@美国儿科学会(2005年):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要在6个月以前开始进食固体食品;
@国际母乳会: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依靠纯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不需要、也不应该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
@中国卫生部:正常情况下,母乳可以满足6个月以下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所有的婴儿都应从6个月大开始食用除母乳之外的食品。
可见,全球几乎所有官方机构和组织都纷纷建议,所有的婴幼儿不管是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前六个月无需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不妨告诉我们的长辈,急什么,孩子一辈子吃饭的时间那么长,只吃奶的这几个月多么弥足珍贵。那些说母乳没营养的人,请问,母乳妈妈每天吃那么多的东西难道都不及一头吃草的奶牛吗?母乳是很机智的东西,它会因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给其不同的营养。要知道6—12个月,母乳仍然能够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的一半以上;从12个月—24个月,母乳也至少可以提供宝宝所需营养的三分之一;再大一些,只要妈妈愿意喂,宝宝喜欢喝,什么时候断,别被辅食添加“伪信号”骗了


“总是频繁夜醒,没吃饱吧,快加辅食”


“四个多月的宝宝看到我们吃东西嘴巴也会吧唧吧唧,可以添加辅食了吧”


当孩子四个月左右开始多次夜醒,排除生理上的原因,妈妈们会觉得自己奶不够,需要添加辅食帮助孩子睡整觉。其实,睡前给婴儿吃固体食物并不能让他睡整夜觉。有人做过研究,提早给辅食的婴儿与没有提早给的睡整夜觉的年龄都一样。你们自己说了算!
如果婴儿小于六个月但喂奶需求增加,并不意味着他已准备好要接受辅食,这是“猛长期”对母乳短暂的需求增加,只要勤喂,奶水的供应便会增加,婴儿的需求也会回到正常。


当然,前面提了最佳添加辅食的时间是婴儿满6个月,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到正好等到那一天,只是说添加辅食的时间越靠近6个月越好。


综合权威机构的资料,总结了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



  • 能够控制头部,保持竖直、稳定的姿势

  • “吐舌反射”消失

  • 能够坐在儿童餐椅中

  • 体重明显增多,是出生时的两倍左右

  • 食欲增强,总是吃不饱或者一直很饿的状态

  • 对大人吃的东西表现出好奇,伸手去够大人的食物


当以上条件全部都满足时,说明您的宝宝已经做好了引入固体食物的准备了。不过,大部分宝宝会在6个月前后满足这些条件,6个月是比较恰当的时间点 。
别把正常当异样


“纯母乳的时候一天便便好几次,现在减少到一次,是便秘吗”


“大便颜色和性状也不同了,而且特别臭,是过敏吗”


“拉出来的有玉米粒,是不是消化不良,以后都不能吃了吗”



宝宝开始吃辅食,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拉出来的便便不一样了!是的,纯母乳的时候,宝宝的便便次数比较多,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如膏状或糊状,有酸味但不臭,而现在,大便变稠或排便次数减少抑或有更强烈的气味,你只要记住:这些都是正常的,绝不是便秘或过敏!


当然,细心的你如果发现宝宝大便里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特别是一些蔬菜比如胡萝卜,这说明消化不好,但不要因此停止进食蔬菜。记得下次把食材切的更碎更小一些,同时也更多地引导宝宝咀嚼能力。


至于很多妈妈担心的食物过敏,我们提倡循序渐进的添加原则。给宝宝添加新食物,一次只给一种,每天1~2次,每次份量逐渐增加并且观察3-5天,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恶心呕吐、腹泻再开始引入新食物。一旦宝宝出现异常,暂时停喂,3-7天后再添加这种食物;如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应考虑对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三个月。
当心无知的爱害了孩子


“买什么米粉,咱吃自制米糊,安全健康”


“这粥要加点盐,没味道孩子吃不下”


“米汤营养好”


“骨头汤补钙,多喝点”


很多妈妈都会关心婴儿最先引入的固体食物是什么?西尔斯是把成熟的香蕉甚至红薯作为宝宝的第一种辅食,而现在国内的主流医生一般都推荐市售婴儿米粉。相比自制米粉,市售米粉添加了铁、钙等营养素,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其实对于婴儿来说,辅食添加先后顺序并无所谓。因为,目前没有医学证据表明,按特定顺序引入固体食物对孩子有益处。不过,宝宝需要铁质丰富的食物,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这些:


谷物类:婴儿米糊


蔬菜:冬瓜、南瓜、红萝卜、菠菜、番薯、马铃薯


较熟和软的水果:香蕉、桃、苹果、木瓜


妈妈们不用纠结先加蔬菜泥还是果泥,看自家孩子的喜好就行了,还有要确保一岁之前所有食物都应该没添加盐或调料。你认为这东西没味道,孩子可吃的津津有味呢,即使他真的不喜欢,那也绝对不是食物没加调料的缘故,除非在这之前你已经给孩子吃过重口味的东西了。
除了盐和其他含钠量高的调味品,蜂蜜、鲜奶、壳类海鲜的也都不能给一岁之前的孩子食用。


另外,还要再提下中国长辈浓重的汤水情节。汤中的营养微乎其微,像骨头汤煲的时间太长,嘌呤含量高反而不利于宝宝身体发育。光喝白粥也白搭,密度太低,吃的时候一定要搭配蔬菜、各种肉类食品,包括鱼、虾等等。


最佳钙的来源:



  • 乳制品:酸奶,牛奶,奶酪(按顺序由多到少)

  • 非乳制品:沙丁鱼,高钙橙汁,菠菜,甘蓝叶,豆腐,西兰花,三文鱼,无花果,杏仁酱,杏干,煮熟干豆(按顺序由多到少)


宝宝最佳铁质来源:



  • 母乳,鱼肉,铁强化奶粉,西梅汁,铁强化麦片,豆腐,番茄酱,小扁豆,腰豆肉酱,火鸡肉,大豆


以上摘自《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别担心,偶尔的拒绝是正常的


“过渡到末状不喜欢,我要换回泥状吗”


“吃了一口就吐出来,宝宝是不喜欢吃吗”


“吃了以后会干呕,怎么办”


宝宝偶尔会把吃的东西吐出来,有时候是因为他还不习惯这个味道,当然也有不排除不饥饿的原因。


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一次吃的不够,下次再喂即可。你还可以让宝和家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吃饭,哪怕是坐在一边玩玩勺子,或者让他看家人进食,也是一种诱导饥饿的方式。
当然,有些宝宝的确很接受辅食,但很多快一岁的时候还在吃米糊,反正“米粉好喂又容易吞,那就一直吃呗”,家长的这种心理殊不知害了孩子,这也怪不得孩子接受不了性状稍大的食物!


按照宝宝年龄和肠道发育情况,6个月吃泥状食物,7-9个月过渡到末状食物,10-12个月吃碎状和丁块状食物。不能一味给孩子吃过于软烂的食物,要锻炼孩子咀嚼能力及吞咽能力,即使孩子一开始抗拒和出现轻微干呕现象,那也不能放弃引导。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