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3334
把你的糖给阿姨吃好不?不给阿姨就抢哦;你跟我回家吧。你妈妈有弟弟,不要你了;
逗孩子的明显结果是恶作剧。人们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恶作剧”的原因。这多数源于儿童时期的“逗”,因为“逗”是一种没轻没重的行为,它也像打骂孩子一样在社会上蔓延,不过范围更大罢了。
儿童成长的偶然性特别大。比如说在家里排行不同,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不一样。我们大人不知道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跟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这是玩笑,是一种混账和残酷的玩笑,这种逗引太残忍,但是成人感知不到。
“亲我一下,才能给红包。”“抱抱我,不然不给红包。”“叫我一声爸爸,我就给你买糖吃。”……
“妈妈说把你送给我了,以后你就住在我们家!”“妈妈已经偷偷走啦,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闺女了!”
“你有小鸡鸡么,小鸡鸡去哪啦”“让我摸摸,给你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