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阅读
  • 0回复

真正优秀的家庭,一定是正面管教,全程陪伴,共同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高参
 

父母不同的教育风格,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真正优秀的家庭,一定是正面管教,全程陪伴,共同成长。


1、正面管教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中心,全家人围绕着他们转。
然而,这种过度的宠爱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大的错觉。逐渐地,孩子会被惯坏,一旦走出家门,就难以适应现实社会。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有远见的父母会着眼未来为孩子谋划。
如果一味骄纵孩子,最终只会伤害他们。只有及时管教,孩子才能成长为有用之材。
父母的“狠心”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药方,虽然口感苦涩,但是它可以治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2、全程陪伴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但却常常为了忙碌的工作而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

可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昂贵的玩具,而是与父母共度时光。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给孩子带来独一无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即使只是简单地与孩子玩耍、讲故事,也能对孩子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奇葩说》节目中,有一个辩题是“对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进行计时,并公示出来,你支持吗?”
刘擎教授认为这种做法很好,因为它可以督促父母把陪伴孩子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避免被琐事所占据时间。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有“保质期”的。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遗憾。
那么,如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呢?一方面,父母要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全心投入,放下工作和手机,专注于陪伴孩子。
另一方面,父母需要修炼好脾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和表情,不被孩子激怒或抓狂。
因此,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一场自我修行。育儿之路漫长而曲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学习。


3、共同成长

前段时间,“鸡娃”成为了热门话题,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给孩子灌输过多压力的家长们。
然而,这些父母却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优秀的家长都知道“鸡娃不如鸡自己”的道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无穷的。因此,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手执画笔,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但是,与其追求成为完美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为了和孩子共同成长,首先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些父母因为自己生活不如意,希望子女能够为他们赢得荣誉。
然而,这种高期望会让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进而离家长越来越远。家长应该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家长希望的寄托。


其次,不能因为孩子而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只有父母安顿好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不会过于焦虑,把压力传染给孩子。
当你心无旁骛做好手头事时,孩子也会在不经意间模仿你。


4、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节奏,为人父母,没必要在攀比中乱了节奏。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学会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心理学家卫•埃尔凯特曾说: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两样——根和翅膀。”
父母三观正,敢于狠心管教孩子,为孩子扎下深根;
而经常陪伴,用爱填满孩子的心,将助力孩子高飞。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在快乐中稳步向前。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