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儿童早期教育
>
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不只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65
阅读
0
回复
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不只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高参
UID:8959
注册时间
2019-10-03
最后登录
2025-04-03
在线时间
113小时
发帖
776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1965
烩面
796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引领讲师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3-27
生活中,磨蹭的孩子几乎家家都有一个:
起床磨蹭,喊了20分钟还坐不起来;
出门磨蹭,穿衣服、上厕所、整理书包慢吞吞,眼看上学要迟到了;
写作业磨蹭,一会玩玩这一会摸摸那,左顾右盼、东摇西晃······
家长们吼也吼了,催也催了,孩子们还是不慌不忙,气定神闲。
其实,不同的孩子,磨蹭的原因是不同的,只有弄清楚导致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
最主要的有以下4种:
1、家长包办过多,孩子缺少锻炼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中指出:
“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包办太多,孩子就没有独立做事的机会。等到需要孩子自己做事的时候,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动作慢,心急如焚,于是便三下五除二地帮助孩子完成任务。然而,这样一来,孩子缺少练习,动手能力不足;同时,也会依赖惯了,形成了心理上的惰性,想着就算自己没做好,父母也会来帮忙。
生活中的动手能力的欠缺和惰性心理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学习态度不勤奋、不积极。
因此,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最好在2、3岁时开始培养。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勤劳和爱动手的好习惯。
例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基本生活技能,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熟能生巧,做起事来速度也会更快。
2、孩子缺乏时间观念
大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天只有24小时,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做某件事情花费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其他事情的完成。
比如,早餐都做好了,但如果起床磨蹭,饭就会变凉;上学后,吃饭、出门磨蹭,就会导致迟到。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从认识时间、建立时间观念,到学会管理时间,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讲时间、快慢、5分钟、10分钟等都是很难理解的。
因此,孩子经常看着大人着急上火,心里却很疑惑:“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快呢?我慢慢地刷牙、玩水,多有意思呀。”
所以,
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宽容一点,不要因为耽误大人的生活节奏,而去要求孩子以成人的速度去完成任务。
孩子慢慢地吃饭、刷牙、玩玩具,可能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仔细感受、体会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和探索。
到了3-6岁,孩子开始上幼儿园,需要遵循学校的时间安排:
起床、出门上学、上课、玩耍、吃饭、午休、放学。
在这样规律的生活作息中,孩子会发现许多事情都和时间有关系,于是逐渐对时间产生大概的印象,但想要更深入地认识时间,还需要具体的训练。
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感受具体的时间、了解时间的有限性、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可以在家里显眼位置放上钟表、床头边放上闹钟,教孩子认识钟表;
通过沙漏、计时器,帮助孩子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时间的长短;
在家里贴上时间表,让一天的时间安排清晰可见,便于孩子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讨论时间,比如:一集动画片是20分钟;
在等公交、地铁时,和孩子聊聊:
“下一班还有3分钟”、“这一班如果一直不走,就会耽误下一班车的时间”;
送孩子上学时,告诉孩子“开车到学校大概需要10分钟,所以我们早上最好8点10分就要出门。”
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孩子会逐渐对时间的长短有更准确的把握,懂得珍惜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等孩子上了小学,一到三年级,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习惯,例如写作业前先大概预估需要多久,列一个时间计划表,尽量在这个规定时间段内完成任务。
在规定时间的约束下,孩子写作业会更有效率,减少磨蹭,慢慢养成好习惯。三年级之后,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自主安排时间的机会,锻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例如,安排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或者在假期里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在自主感和适当的自由下,孩子做事会更积极主动,自控力也会逐渐提高。
3、对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缺乏信心
成年人的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磨蹭拖拉的情况,尤其是在面对那些不感兴趣或难度较大的事情时,很容易缺乏动力,通过磨蹭来逃避。
相反,一些有趣、没有难度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电影,就可以快速投入其中。
孩子也是一样,许多磨蹭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兴趣或信心不足,尤其在写作业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需要带领孩子寻找学习的乐趣,例如让认字、解题变得有趣,帮助孩子找到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的方法。
此外,应尽量减少孩子接触游戏和短视频的时间,每周固定好时间,以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其中,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缺乏信心、畏难的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是因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写作业时遇到困难。
这种挫败感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于是变得越来越磨蹭。因此,我们要督促孩子不断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逐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其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孩子磨蹭写作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缺乏兴趣、信心不足、任务量过大等等。
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提供家庭辅导,帮助孩子攻克难点,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其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面对任务量过大时,家长可以教孩子拆分任务,一个个完成,让孩子学会分解目标,逐个击破,降低任务难度,在心理上减少畏难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多鼓励孩子,减少批评否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完成作业后有一个自由安排的时间,相当于完成作业后的奖赏,孩子会更有积极性、更高效地去做。
最终,通过家长的引导和帮助,孩子能够克服磨蹭的问题,高效地完成作业。
4、故意磨蹭,
为了寻求关注或消极抵抗
当父母的工作或其他事情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孩子会感到被忽略和孤独,因而产生磨蹭的行为。
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建立亲子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的磨蹭行为,还能提高孩子的情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孩子虽然小,但也很敏感,内心渴望父母的关注和陪伴,确认自己是被爱着的。
当陪伴和关注变少,孩子便会通过各种办法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在学校调皮捣蛋、不认真写作业、爱哭、黏人。
这种为了寻求关注的磨蹭,就需要家长好好和孩子沟通,或者增加陪伴时间,让孩子明白你有多爱他,增强内心的安全感。
还有一种磨蹭,是孩子为了反抗父母故意为之。
因此,孩子的磨蹭也是给家长发出信号,提醒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用尊重、平等、商量的语气和孩子沟通,给孩子提供自主选择,随着孩子的成长,多给他自己做主的机会。
磨蹭的孩子,也有一颗想变好的心。家长多了解原因、提供切实的帮助,而不是只会催促、责骂,才是根治磨蹭的良药。
你家孩子的磨蹭是哪种原因呢?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