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幼儿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我们的体会是,密切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由于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而情绪体验的强度又取决于外部对象和环境对某个人的意义,因此,即使处于同一环境中,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强度也会出现区别。这就决定了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同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程度必然会有所不同。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不同表现程度的分离焦虑行为,并试图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加以分析,明确幼儿拒园的原因以及透过其行为反映出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严重哭闹型
行为表现:天天来园时,大声地哭喊:“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一边哭喊一边用手使劲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进教室以后就往地上躺,对来帮助他的老师又踢又踹。
行为分析:孩子与父母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构筑了幼儿安全感和依赖感的基础。入园初期,幼儿突然离开了原有的依恋对象,无依赖感和无安全感强烈呈现。而与教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还需假以时日。此时,幼儿面临“情感迁移”的心理冲击,陷入极度的心理焦虑之中。此类型中多数孩子在家中已习惯了“小皇帝”的待遇,进入幼儿园后,众星捧月的感觉很难再找到,也会导致其失落的心理。
行为对策:老师要与家长多沟通,使家长明白家长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很大,应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引导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的问题,如“有小朋友打你吗?”“你今天哭了吗?”“幼儿园的饭好吃吗?”等,这会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更不爱上幼儿园。提醒父母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注意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你得了一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的。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激发他的兴趣,转换他的注意点,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和教师亲近起来了,这有助于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和陌生感。
哭闹后发作型
行为表现:浩浩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但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开始想家,并找各种理由哭闹。有时说,忘了带手绢;有时说,妈妈今天没和我说再见。
行为分析:此类幼儿一开始最容被老师忽略,认为他们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把大部分精力放到那些哭闹的孩子身上。老师忽略他们的行为,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失落的情绪。而这种具弥散性的失落情绪,必然会导致幼儿的不愉快,随之出现了哭闹后发作的状况。
行为对策: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加强对每一位幼儿的观察,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不断更新幼儿园的活动,使之生动活泼性并具有新鲜感;同时,请家长从一开始就对孩子初期的良好表现及时予以鼓励。
不断唠叨型
行为表现:华华来园时不哭不闹,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选择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两分钟就会自言自语地唠叨:“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不时地还担心地问:“老师,你喜欢我吗?”有时还拉着旁边的小朋友说:“别哭了,一会儿妈妈就来了。”有时也会唠叨:“老师,我困了,铺床睡觉。”一天下来,无数次地重复这几句话,好像一个复读机。
行为分析:这些幼儿平时比较内向,也比较听话,家长让来幼儿园也就来了。但是对幼儿园还没有产生亲近感和快乐感,所以,总盼着早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早点回到自己感到快乐的家庭生活中去。外表的平静下面涌动的是急切期盼回家的焦虑心理。
行为对策:教师应有意安排他们与性格开朗、活泼、快乐的幼儿在一起玩,用积极的因素感染他们、带动他们;多组织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把对回家的急切期盼逐渐转变为对幼儿园有趣活动的期盼: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幼儿园有一种在家里没有的自豪感,增强幼儿园对他们的吸引力。
身体不适型
行为表现:蓬蓬进园后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总是头痛、肚子痛,但是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在幼儿园每天总尿裤子,一天要换四五次衣服。
行为分析:幼儿在家的生活一般是宽松而随意的,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既没有内容的规定,又没有时间的限定。相对而言,幼儿园的生活显得有目的、有组织,其间还必须遵守一定的常规要求。对幼儿来说,行为举止一旦受到约束,他们就会感到不自在。因此,心理上的焦虑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生理上的反应。回到家里,心理上的焦虑消失,生理上的不适反应也就停止。
幼儿入园前,孩子在家往往会形成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惯,就作息习惯而言,有的晚睡晚起,有的从不午睡,有的要妈妈陪着睡等等。入园后,这些习惯失去了实现的可能,幼儿的习惯被中止,导致了幼儿的不适应。
行为对策:对幼儿出现的生理上的不适应,老师要像妈妈一样体贴和关心,耐心地给以细致的呵护;还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在家里不能够感受到的乐趣;并引导与其他幼儿交往,扩大幼儿的活动面,使其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绝食型
行为表现:依依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欢说话。每天来园时,哭喊着不愿意离开妈妈。等妈妈走了以后,就独自坐在一旁掉眼泪,老师和她说话她就扭过头去不理睬。到了吃饭的时候,无论老师怎么劝,她一声不吭就是不吃。
行为分析:这些幼儿平时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在家里就经常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家长们在这种过激手段面前,往往是缴械投降,最终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由于幼儿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当他们不愿来幼儿园却被家长硬送来后,他们就“故技重演”,用绝食这种过激行为来抗议。
行为对策:首先要从爱护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家长商量,让家长先把孩子领回去吃饭。吃完饭后可以再送回来。刚入园时,可以迟送早接,使孩子和父母分离的时间短些,逐步延长在园时间。
还要有意安排他们与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幼儿在一起玩,用积极的因素去感染他们、带动他们;组织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增强幼儿园对他们的吸引力。
家长要坚持天天送幼儿到园,不能因为孩子采取了过激行为就心软,断断续续地时而送时而不送,只会增加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时间。
逆反型
行为表现:小明早晨来园时哭闹,不进教室,但当晚上离园时,老师怎么叫他,他就是坐在座位上不和妈妈回家,还说他喜欢在这儿。
露露来园时高高兴兴的,可是等奶奶走了之后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有一天露露病了。奶奶说不送幼儿园了,在家里休息。露露却在家里大哭大闹非要来幼儿园。奶奶只好把她送到幼儿园。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发现,露露在幼儿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但是每天回到家里表现出很暴躁的情绪。爸爸妈妈必须都听她的,稍微不顺心就哭闹。
行为分析:这两个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好像很喜欢幼儿园。但我们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孩子们其实是在反抗。三岁左右正是幼儿的第一个逆反期,他们用逆反的行为向家长抗议。而他们这种逆返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他们不能接受老师的帮助,不能很快地融入幼儿生活,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使自己长期处于极度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这两名幼儿都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所有人都围着家里的这个“小太阳”转,通过沟通、了解,我们发现一家人全都在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苦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问一句,我问一句,千叮咛万嘱咐老师,恐怕没有把孩子的情况介绍清楚。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态度。
由于入园前幼儿在家中受到过度的保护,忽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所以生产了惧怕的心理。但是,由于孩子在家里一直是被千依百顺的,所以他们会用过去哭闹的手段威胁家长。而当他们发现这次威胁不管用时。就开始怀疑家长是不是不喜欢他们,因此,他们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反抗。
行为对策:教师要以母亲般的情怀补偿幼儿的情感损失,幼儿园便会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幼儿入园后,教师亲切的语调、温柔的搂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宽容都给幼儿留下妈妈般的印象。
老师应该利用来园、离园环节,做好稳定幼儿情绪的工作,来园时,可以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喜爱的玩具、关心的动物等)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淡化分离焦虑;离园时,可以用言语鼓励幼儿,并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如小星星、小贴画等,来强化幼儿高高光兴来幼儿园的积极行为。
老师还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每天都主动找这类孤僻、沉默、抵触情绪强烈的孩子聊天。发现这类孩子的点滴愉快情绪,老师应该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他,让他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老师还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伴。但在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游戏或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不妨把自己转换成孩子的角色,单独和他做游戏,激发他和别人共同游戏的兴趣。然后老师再慢慢离开,换上其他小伙伴和他继续做游戏,让他感受到同龄孩子游戏的快乐。促使他主动寻找小伙伴,渐渐摆脱孤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允许孩子独处一段,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时间的宽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