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04阅读
  • 0回复

化抽象为具像的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张楠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3-24
化抽象为具像的办法

    图像从何而来?毋庸置疑,通过眼睛观察便可以得到图像。但实际上,图像还可以由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知而来,这一点在上一章的联想记忆法中已经介绍过。而图像记忆法中的图像需要有趣、有情境、夸张和卡通一点,甚至充满荒谬色彩也未尝不可,这与联想记忆法比较相似。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图像的情境性,这就是要求我们创建的图像逼真而生动,仿佛自己正身临其境,包括周围的声音、空气等。所以,最好结合自身的经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越逼真,图像才会越清晰易记。

7 N. f8 M" V; @" M# q3 T1 I$ u
    在“联想记忆法”那一章中,或许你还记得那个“大蛇在窗户上爬”的画面,令人惊恐又恶心。没错,我们在使用图像记忆法时需要的图像就是要有这样的效果。

    但往往很多时候,并非所有的识记对象或文字都可以被迅速转化为图像。譬如,“愉悦、幸福、绝望、政治”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抽象的意义转变为具体的、生动的图像了。化抽象为具像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三种:
0 v" E/ B- i9 E- [# m$ V" Y' w
    第一,可以采用“加减”法,就是把原本的词语通过加字或减字的方式变成另外一个词。我们可以在某个抽象词语中间加字或减字,比如“抽象”这个词,可以变成“抽(打大)象”“快乐”可以变成“快,(来玩)乐”,虽然添字之后的意思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将其转换成了一幅只属于自己的图像,这样就便于记忆了。; Q/ b0 {9 K6 Y7 ~  o- |  L

    第二,使用联想法。譬如,“人生满足感”,这是个极为抽象的短语,怎么样才能将它转换成图像呢?这里不妨使用联想法。你可以想象着有一个人,他一生下来就长着一副吃饱了之后的饱腹模样,甚至你还可以把这个画面想象得更生动一点——他跷着二郎腿坐在饭桌前,心满意足地剔着牙齿,眼睛眯成了两条线。然后把这个图像和“人生满足感”联系起来,两者的连接就建立了,抽象短语就转变成了具体的图像。  \! o0 Z% X6 U+ U# Z' }

    第三,运用谐音法。比如“交代”这个词也比较抽象,我们使用谐音法就可以将其变成“胶带”。谐音法是记忆的一条捷径,可以让一些抽象、艰涩、枯燥的词语变得生动和幽默起来。还有“临阵脱逃”这个成语,相传画师李奎曾经画了一幅画来讽刺慈禧太后的“临阵脱逃”行为,这幅画中就是采用了谐音的意义,画了一个“拖桃”的场面,十分生动风趣。
% G- x1 u) b) B3 h: V0 j  U
    第四,使用“曼陀罗思考法”。这个方法也叫做“井”字法,是一种可以激发创意,同时训练大脑的方法。在使用“井”字法时,可以先在纸上画一个大一点的“井”字,然后在“井”字中间的口内写出我们需要转化的词语或东西,譬如之前所说的“幸福”,接着在“井”字的外围部分写出我们自己对“幸福”的一些想法,比如“有人关心,回家有饭吃,看电视,打游戏,睡觉睡到自然醒,涨工资,升职,家庭和睦”。
, a% p8 t- c% n+ X) U, x
    注意,“井”字外围有八个部分,所以要尽可能地写出八个,并且每想出一个就在脑海中创建一个画面,可以是你平时生活的场景,也可以是你的假想,这是“井”字法中的水平思考法。还有一种是垂直思考法,比如,把刚才由“幸福”想到的“家庭和睦”单独抽出来,再写一个“井”字,把“家庭和睦”放在中间,再次联想写出八个来,这就是垂直思考法。
: W7 n& y% f( m4 K6 K! f" V2 `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最终由“幸福”联想到的相应图像就有很多了,“幸福”这个抽象的概念也就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这也正是“井”字法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训练大脑的原因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