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69阅读
  • 0回复

速读:时间运作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木木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7-17
(三)时间运作法
读书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但时间流逝得迅速而又无情。在“钟
表王国”瑞士温特图尔钟表博物馆内的一些古钟上,刻着这样一句
富有哲理的词句:“如果你跟得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怎样勒住时间的缰绳,治学者都要探索
利用时间的方法。道理很清楚: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
更多的知识。想读书的人,若没有充分运筹时间的能力,一辈子也
读不了几本书。
时间就是知识,特定条件下时间可以跟知识划等号。日本东
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提出过“三万天学习论”。他假定一个人能
活到81岁,那么他拥有的时间也仅有30,000天。这期间可分为三
个阶段,每阶段27年,大约相当于10,000天。一个人从出生到满
27岁,是“成长时代”:从27-54岁,是“活跃时代”;从54岁以
后,便进入了“充实时代”。
看起来,30000天是个大数字了,其实在30000天里,每
天能用来读书的仅有几小时,就从孩提算起吧,假定每天能读书1
小时,到81岁也只有3年多的时间。时间是那样有限,不会给任何
人增加一分一秒。然而在钟表的滴哒声中,知识却迅速地更新和陈
旧。据报道,世上发达国家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仅4
年的时间就已有50%的知识失效。再过五六年,绝大部分失效。知识的失效率比40年代加快,一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读书,需要
比过去用更多的时司才能追上知识的发展。
因此,写《奇特的一生》的前苏联作家格拉宁说:“时间比过去
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仔细分析一-
下,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姓由时问构成的,是一小时
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
《淮南子》中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火
也。”李白“恨不得拄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韩愈“焚膏
油以继晷”,等等,说的都是时间的珍贵。人类对时间的意识和控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加强。古代人通过日晷,水漏仪来计算时辰,
一天12时辰也足够了,后来,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价值,于是时间
的单位由时、刻、分、秒逐步精确到毫秒、微秒、毫微秒、微微秒。
为了增加读书时间,多掌握一些知识,人们采用了数不清的办法。
青时苏秦悬梁刺股,是用减少睡眠来增加读书时间;董仲舒“二年
不窥园”,是用取消娱乐来增加读书时间。这些办法固然精神可嘉,
但毕竟太原始了。那时的的人不懂得,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
就会导致精力衰竭。连续36小时T作,只睡3小时,工作效率为原
来的55%。连续工作44小时,只睡4小时,工作效率是充足睡眠的
36%。如果连续60小时以上不睡觉,望洋兴叹会明显疲劳,注意力
难以集中,发生视觉,触觉的错误,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了。
时间是一个怪物,既要节约它,又不能太过分。还有其他利用
时间的途径吗?有的。这就是加强利用时间的计划性。
人们工作有计划,花钱有计划,但时间支配却往往无计划。没
事干的时候,时间白白失掉了;想要时间的时候,又偏巧没有时间
了。这是降低了时间的利用价值。
美同有位忙得不可开交的经理,想寻找利用时间的办法。他的
顾问建议道:“写上明天上午必须做的六件要务,依重要性排出先后
次序,做完一件再做第二件,然后依次一件件做下去,做到下班为
止。如果未能全部做完也不必担忧。要是这办法不灵,什么办法也
救不了你。每个工作都要用这个办法试试看。”这位经理后来说,这
是他平生所得的最有益的建议。美国作家梭罗说得好:“一味忙是不
够的,问题是,我们在忙什么?”所以,没有计划的忙是瞎忙。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走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他在计划使
用时间上作过一番研究。从26岁那年开始,他采用了时间统计法
——每天读哪些书,做多长时间,都事先规定好。晚上核算时间是怎
样花掉的;合理不合理。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
直到1972年逝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结果,他一
下很有计划地地安排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使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他先后发表了70余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打字纸的论文和专
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和
哲学等。可见,时间是常数又是变数,就看你安排是否得法。善于
安排时间的人,一小时能发挥一小时的作用,甚至顶得上几小时的
作用。
安排时间的秘决是:订一个合理的工作、生活和读书计划。
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把读书放在工作
效率最佳的时间里,你就可以事半功倍。”显然,一个人在不同时间
里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学习的前5个小时里,随着时间的延长,学到的东西
越来越多,第5小时是学习效果最佳时间。5小时以后,随着时间
的延续,学习效果越来越差、最后几乎等于零。这说明,并非学习
时间越长效果才最好。与其低效地学习那么长时问,还不如少学习
几个小时。高教时间因人而异,需要自己作一番摸索.,
读者可以观察自己一天内精力的盛衰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即可
找到规律,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午8
点到10点和下午3点至6点足效率最高的时间;对惯于晚上读书的
人来说,晚上8点至1O点是高效时问;而中午l时左右是效率最低
的时间。我们如果在高效时间阅读艰深的书籍,收效就大;在效率
低的时间作些摘录剪贴,便能恰刮好处。
时间是以单元来计算的。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志很难再有大块的
学习时间,平时能掌握的多半是半小时,十几分钟的空闲。别以为
零星时间不起眼,只要充分利用,积累起来也是了不起的。德国古
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在空间中部分小于整体,相反,在时间
中,至少在主观上,部分大于整体,因为在时间中只有部分是现实
的,而整体只是想象的对象,因为现实的每秒钟,对我们来说是比
想象中的十年更大、更长的一段时间。”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年逾古稀身兼数职,却仍能挤出时间
著书立说,近几年在国内外连续出版了好几篇新作。他哪来那么多时
间,答:“我用的是零头帮,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天天二十几分钟,加起来可观得很。”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一个人大学习一小时,从16岁起到70
岁可以学习几万个小时左右。如果每小时读10页书,那就可阅读20
多万页,其厚度将是68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精装本,
排在一起将有几层楼房那么高。雷巴柯夫说过:“用‘分’计算时间
的人,比用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可多59倍,”
托市吕耶尔说:“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总是首先抱怨没有时
间,因为他把时问都耗费在穿,吃,睡和聊天上,去考虑应酬做什
么,其实是什么也不做。”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雷曼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
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
很大的成就。”
难怪有人问达尔文:“你一生怎么做了那么多的事呢?”达尔文
答道:“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循序,其次是逐步积累知识。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必须日
积月累,细水长流,切忌急躁情绪。一个重要概念,往往不是一下
子就能深刻掌握的。像极限是渗透在全部微积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应该通过整个学习过程一点一点地逐步深入掌握它。有时,也会发
生这种情况:一个难题,今天解决不了,明天还没有解决,后天也
没有解决,但钻了一个月后,忽然就可以了。表面上看,前29天的工
夫好像白白浪费了。其实不然,没有前29天坚持不懈地努力,也
就不会有最后一大的成功。
须知,仟何一门科学,都是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点一滴
地积累起来,这说的是“渐进”的古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把读书、
治学的过程,称为“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就是说,
要弄明概念、定理,逐渐积累知识,这样就会使一本不太厚的书
无形中增加许多内容而变厚。在日后的治学,科研和工作中,
才会厚积薄发,有所突破。
循序、再则,说读书求学问,要经常复习,前后联系,新旧相
通,才能系统、全面、牢固地学到知识,收到良好效果。
古人有句名言:“故拈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许多书
籍,尤其是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意义深邃,不足只读一遍便能理
解的。别林斯基谈到果戈尔的小说《死魂灵》时说:“如同一切精深
的创造一样,《死魂灵》不是从第一次阅读就能完全理解的”,“第二次阅读。岂时,完全像阅读一本新的,从来没看见过的著作一样”。可见,这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阅读同代人的文学名著,还要几经反复才能理解,我们如果一看而过,能从中得到多少教益呢?心理学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学到的知识只经过一次大脑,不仅记忆的痕迹
很淡薄,而且遗忘率也很高,只有5%以下的信息能较长期地保留下
来。如果有计划地加以重复,大脑皮层的痕迹就会逐渐加深,记忆力就会得到加强。这正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练一遍,胜
过突击练十遍”,明朝文学家张溥,记忆力欠佳,读过的书很快就忘
掉了。后来,他给自己作了一个规定:每读一篇文章就整整齐齐地
抄一遍,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读一遍就烧掉,重新再抄
一遍。这样重复七八次,对文章的记忆就很牢固。为了勉励自己,
张溥甚至把自己藏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要加强记忆,重复学习,掌握时机,一般说来,最好安排在第
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次进行,每次
并非要把上次学的内容全部重复一遍。可以通过尝试回忆的方式,
检查哪些知识模糊了,哪些知识已经忘掉了,然后再有选择,有重
点地复习,如此多次重复,犹如“水滴石穿”,何愁大脑不留下清晰
稳固的痕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