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67阅读
  • 0回复

《摔跤吧!爸爸》给家长的教育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张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6-20

《摔跤吧!爸爸》火爆了,客观地说,它并非阿米尔·汗最好的电影,不论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是《我的个神啊》,在情节或是立意上都高出其一个档次。而《爸爸》一片之所以能在中国突破十亿票房并在豆瓣上获得9.2的神级高分,与其切合中产胃口的教育卖点不无关系。

对中产们来说由于出身所限所带来的职业天花板和后代阶层下降的恐慌,才是中年焦虑的核心源头。尤其是后代阶层下降的恐慌,这是中产阶层的阿喀琉斯之踵。好不容易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搏了个衣食无忧,却再无余粮以封妻荫子。奋斗了三四十年脱离出“汗滴禾下土”的祖辈生涯,平日出则宝马香车,入则高楼广厦,朋友圈里全是健身旅游素食生活,名片上再印个“总监”、“教授”什么的,也算往来无白丁,有点上流社会的意思了。一旦孩子不听话,学业无成,立马就被打回原形,flop到底了,毕竟能勉强给孩子凑个首付的是大多数,能有五亿余钱让孩子练手的只有王健林一个。

而《摔跤吧!爸爸》作为教育励志片横空出世,正好迎合了作为票房主力军的中产们,火爆大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片中姐妹花作为印度北部贫困邦的农村女孩一跃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世界冠军,其实现的人生大逆袭正是普通阶层人们实现子女阶层上升的最好榜样。其实姐妹花的爸爸也就是阿米尔·汗饰演的摔跤手,经济条件可能连普通阶层都不如。片中的爸爸虽然是个警察,但看看两姐妹家中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具、朴素的衣着,甚至连个鸡肉都买不起,要忽悠人家卖鸡肉的搞“天使投资”。其生活之困顿可见一斑。如此拮据的家境却最终实现了子女的阶层逆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爸爸知道如何教育子女,给她们选择了正确的上升渠道。

电影中爸爸虽因家庭原因早早退役当上了小职员,但曾经获得全国冠军的过往却使得他拥有了超过一般温饱家庭家长的眼界。平庸的生活只能消磨他的身材,却抹不去他曾经的人生经历,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贫穷保守的印度北邦农村,女孩子想通过教育实现上升绝无可能,而婚姻的逆袭又受限于种姓制度,那么普通孩子快速上升的通道除了体育就只有娱乐了。看看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就知道,除了常春藤名校精英、婚姻上位的女模特,贫民窟孩子突破阶层壁垒实现人生逆袭的只有体育圈和娱乐圈的明星们。爸爸选择了自己轻车熟路的体育,选择比努力重要,而选择的正确往往来源于眼界的开阔。

我们中国相比于印度来说没有种姓制度的制约,宗教思想的禁锢,所以社会阶层尚未固化,但社会阶层固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在隋唐以前社会阶层绝对是固化的,那时候以官员为代表的精英阶层都来自于士族,而士族又是世袭的,隋唐科举之后才开创了底层百姓阶层上流的渠道,直至建国之后社会阶层才相对来说“消除”了。

中国近三十余年中产阶层的崛起,正是抓住了社会变革(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机遇,并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积累了几代人才能积累的财富(拆迁暴发户什么的归根结底也是社会变革导致的)。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完善,法律越来越健全,社会规则越来越稳定,社会阶层就会越来越固化,中下层上升的渠道也会越来越窄,在这越来越窄的渠道中,老祖宗留下来的科举制度也就越来越显眼,想要让孩子过得更好,就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

影片中在爸爸获得全国摔跤冠军后,爸爸的父亲(也就是女儿们的爷爷)对爸爸说:“虽然你是摔跤冠军,但是有什么用呢,冠军不能带来钱,现在有个工作机会你还是去吧。”无奈的爸爸放弃了摔跤的梦想回到镇上当警察。彼时,爸爸才19岁,从实力上看,如果他的父亲有能力供养他继续摔跤的话,他绝对有可能代表印度取得英联邦运动会甚至奥运会的摔跤金牌,成为民族英雄,而不是早早退役,沦为一个肥胖而早衰的普通小职员。这一切的原因不外是因为他的爸爸是一个彻底的贫民,没有相应的眼界,看不到打破阶层壁垒的渠道。

现在的中国中下阶层上升的渠道越来越窄了,你还不重视子女的教育,是要准备做没有眼界的“爸爸的爸爸”吗?

欢迎关注:中国右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引领网校www.yinlingwangxi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