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95阅读
  • 0回复

敏感期如何把握自由的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冯丽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2-10
随着敏感期概念的日益风行,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尊重孩子敏感期的重要性,并努力确保孩子特定敏感期的充分展开和顺利发展,但面对孩子在特定敏感期“为所欲为”的情形,比如,无所顾忌地玩水、不分场合地说脏话、让人无奈的执拗等等,不少家长也禁不住困惑:到底该如何把握尊重的度,才能既不破坏孩子敏感期的发育,又不至于迁就出“毛病”来呢?科学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妨从两个维度加以讨论:



一个维度是家长干预的动机。一般来说,家长干预孩子的敏感期行为时,一般出于三种动机:

一种动机是家长自己教养的方便。比如,处于沙水敏感期的孩子玩水玩沙时,很容易会把衣服弄湿,或者把沙子撒的满地都是,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就可能受不了,理由是还要帮孩子换洗衣服,或者清扫工作太麻烦,于是禁不住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甚至制止孩子的玩水玩沙游戏,这样的干预,就可能妨碍孩子充分体验玩水玩沙的乐趣。这类限制敏感期行为的动机是不公平的,因为孩子的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一种动机是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比如,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护东西的行为,即使家里来了客人小朋友,自己的玩具也不允许对方动,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可能感觉面子上受不了,进而出现强迫分享的行为。殊不知,这种强制性的分享是对孩子物权意识的伤害,如果经常被这样剥夺主张所有权的机会,孩子很容易获得这样一种意识:即使是自己的东西,也是无权支配的。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变得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基本上,这类对孩子敏感期行为的干预动机,也是不提倡的。

三是为了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处于口手敏感期的孩子,往往动辄喜欢吃手、把拿到手的东西往嘴巴里送,一般来说,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家长不会去限制孩子的这些行为,但一旦尚无危险判断力的孩子把有安全隐患的东西送到嘴巴里了,家长就会第一时间去制止,以免孩子遭遇什么风险。这样的干预行为,就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干预的动机,纯粹是从有助于孩子更好成长的角度出发的。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维度是孩子行为本身的界限。一般来说,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特定行为很容易出现挑战成人极限的情形,比如,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可能特别执拗,想要什么东西,想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达到目的才罢休,为此不惜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打滚。再比如,诅咒敏感期的孩子可能会不分场合地说狠话,乐此不疲。如此等等,非常挑战家长的耐心或者令家长忍不住用道德的眼光审视孩子的行为,有时候这些现象会让家长心里很没底,不知道干预的界限在哪里。其实,凡是牵涉某个敏感期的行为,都是需要家长放宽原则的,特定的行为,只要没有触犯如下界限,都是可以顺其自然的:

1、当孩子特定敏感期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时。比如上文提到的,口手敏感期的孩子想吃不该吃的东西,家长就可以干预。

2、当孩子的非原则性要求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时,比如,当妈妈累的气喘吁吁时,小家伙却坚持要求妈妈陪她去买冰淇淋,或者大半夜里,让妈妈去已经关门的超市去买牛奶。

3、 当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别人的生活便利时,比如,孩子玩水是件好事,但如果孩子把水龙头放的满屋子都是,已经达到了可能给楼下的邻居造成楼板渗水的程度。

4、当孩子的行为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时。比如诅咒敏感期的孩子在体验语言的力量时,冲着别人说很难听的话。

但只要没有违反上述几个原则,孩子的敏感期行为就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实在不能满足的要求,则要做好解释共情、解释、慰抚和倾听工作,但不要期待自己能摆平一切,有时候,无论家长怎么想办法,动用什么教育艺术,被干预的孩子还是大哭大闹,特别是对执拗敏感期的孩子而言。这个时候,家长一方面不要过于紧张,这种情况下的哭闹,其实是一种健康的痛苦,一种康复情绪的机制,反复哭闹、抗争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行为的界限。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接受自己的无力感,意识到有时候孩子哭闹不是自己的失败,而是即使是育儿专家也可能遇到的正常现象,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代价,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