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88阅读
  • 9回复

天才是这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ali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2-28
什么是天才?天才是具有超高智力水平的人。
    下面,根据蒙特梭利育儿法对天才的定义进一步细化。
引领右脑提示:蒙特梭利认为“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最初源于感觉”。根据这一论点,超高的智力就需要有超强的感觉来实现,因此,天才来源于“超强的感觉能力”。“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是智力发展的过程。概念化是将现实事物抽象化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概念化就是给感觉一个名字,让孩子能通过名字表达、书写、运用这种感觉。所以,天才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具体事物概念化”的过程。蒙特梭利认为,人的智力表现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天才的表现应该为“具有超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了天才的来源、成长过程和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就能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成为天才。


中国全脑开发网www.chinaquannao.com  

一、如何发展孩子的感觉能力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能力是宝宝天生就会的,所以蒙特梭利认为所有孩子都具备天才的潜质。那么,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最终没有成为天才呢?原因是我们从小感觉的意愿被抹杀,感觉的机会被剥夺。
当一个婴儿的所有需求都被满足,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抓紧时间探索世界,专心的感受世界。父母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也就是吃和睡的需求。但是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好像没吃饱、没睡够一样会哭闹,直到需求被满足为止。满足后才能专心感受世界,发展智力。如果孩子的心理需求一直被父母忽略,那么孩子就一直不能专心。孩子为了解决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开始哭闹、纠缠、放弃独立、放弃自由,放弃探索世界,放弃智力的成长,以此为代价来换取妈妈的关爱。孩子0-6岁处在吸收性心智时期,这一时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对爱寻寻觅觅的状态,又哪有心思发展智力,又怎么可能成为天才?
孩子天生知道如何感觉世界,发展智力。你也许留意到,儿童喜欢抢大人手上的东西,到手以后先是看一看、摇一摇、敲一敲、然后放嘴巴嚼一嚼,这个过程用到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这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自学行为,是儿童智力的自我启蒙。但是,许多父母不让孩子吃手吃玩具,从一开始就剥夺了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机会。父母阻止孩子吃手吃玩具是当心孩子会误吞东西,卡住喉咙。但是实际上,从小吃手吃玩具的孩子,不会把嘴巴里面的东西直接吞进去,而会先判断那个东西能不能吃。判断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智力增长的过程。在原始环境下,孩子靠这样的方式在2-3岁断奶后就能自行觅食,他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判断环境中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如果孩子天生都会把不能吃的东西吞肚子里,那么人类早就绝种了,因为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到处都是小石头。当然,我们不去试探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到底有多强,所以不能给孩子接触4cm以下的小物品,但是手指和大件玩具吃吃又何妨?最坏的后果不过是拉肚子,跟智力发展相比孰轻孰重呢?那些没有吃手吃玩具权利的孩子更容易误吞东西,卡住喉咙,因为他们将放到嘴巴里面的东西不假思索的全部吞下去,这就是不够聪明的表现。
父母不去抹杀孩子感觉的意愿,不去剥夺孩子感觉的机会,配合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孩子自由成长,6岁后就能具备非常强大的感觉能力。如果父母能在孩子0-6岁的过程中,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感觉,使得孩子感觉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那么孩子就能拥有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感觉能力。“多元化”很好理解,就是感觉的种类尽量多。例如,吃的种类尽量多,看和听的内容尽量多,闻和摸的东西尽量多。“精细化”就是辨别同一感觉的不同强度。以蒙特梭利的感官教具—听觉筒为例。听觉筒是六个外形相同的瓶子,里面放入数量依次递增的碎小物体,将瓶口密封好,孩子通过摇晃听觉筒辨别音量的大小,并根据听觉筒的音量将瓶子从大到小排列。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重量、长度、音阶等感觉的培养上。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2-28
二、如何进行概念化
   如果孩子仅仅是具备了超强的感觉能力,那他充其量是一只优秀的灵长类动物,因为所有动物都有很强的感觉能力。而人类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具有语言和文字。有了语言和文字,孩子就可以表达、书写和运用自己的感觉。
现实事物抽象化的过程就是概念化。概念化可以分为2两种,一种是给具体或抽象事物一个定义、一个解释,这是高级的概念化;另外一种是给具体事物或感觉一个名称,这是初级的概念化。孩子的概念化过程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0-6岁的孩子应该以初级的概念化过程为主,也就是以通过感觉辨别、辨认的学习方式为主。6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掌握大量的词汇,并且跟成年人有相近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慢慢过渡到高级的概念化方法,也就是通过口授、阅读等方式,用概念解释概念的方法学习,所以,6岁是世界公认的孩子上小学最合适的时期。以下主要讲述0-6岁孩的初级概念化的内容及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能够通过五官及触觉感觉到的事物,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是简单的,都可以作为孩子学习的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实物、感官和过程。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2-28
(一)实物

实物就是孩子生活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包括食物、家电、家具、餐具、文具、衣物、植物、交通工具、钱币、动物、建筑等等。学习这些实物要用真实的物体,这比用识物卡学要好得多。识物卡没有气味、没有质感、没有大小,孩子也许会认为西瓜和苹果是一样大的,这样孩子就得在往后的生活中重新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认知。这样的学习效率比较低。父母应该让孩子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例如学习水果和生活用品可以到超市学;学习蔬菜可以到菜市场学,也可以把每天买回来的蔬菜、水果洗干净,让孩子学完再吃;学习家电可以到家电卖场学;学习不同的汽车品牌可以到小区停车场学。这些都是孩子生活的真实环境。父母要多带孩子去不同的环境,走到哪学到哪。

如何对实物概念化呢?举个例子:你把今天买回来的胡萝卜、土豆、黄瓜各选1个洗干净,用篮子装着,放孩子前1米的地方。父母拿起胡萝卜摆弄一下,故意让孩子看到。孩子爬过去抢大人手上的胡萝卜,然后看一下,捏一下,从左手换到右手,再从右手换到左手,再放嘴巴里尝一尝,然后扔到地上看看发出什么声音。这时大人用标准的语言说出“胡萝卜”三个字,或者同时用白纸、白板展现“胡萝卜”的字样。于是儿童就知道这样一个红色的、硬硬的、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有绿色叶子的物体叫做胡萝卜。这就是一次比较完整的概念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儿童的好奇心起始;二是大人的充分满足;三是儿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进行感受;四是感受的过程不被打扰;五是用最简洁、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概念。对儿童来说,好奇的东西才会主动去感受,不被打扰才能专注,专注才会印象深刻,简洁、简单的表达概念才能帮助儿童大脑建立清晰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概念化可以随意些,父母看到孩子手上玩什么,就走过去告诉孩子这样东西的名字就可以了,这样更能坚持下来。如果每次都严格遵守以上过程,等父母把笔和纸找到,名称写好了,孩子也许又对别的东西感兴趣了。这样概念化就变得难以操作。当然,如果父母有精力,或者孩子有专人带,那么概念化过程越完整越好。

对于已经能听懂句子的孩子,可以采取“三段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第一段是命名,语言是“这是…”,让孩子看和听;第二段是辨别,语言是“请给我…”或“…是哪一个?”,让孩子指;第三段是发音,语言是“这是什么?”或“这叫什么”,让孩子说。举个例子:在孩子面前放一根香蕉和一个苹果。第一段指着香蕉说“这是香蕉”,然后指着苹果说“这是苹果”;第二段问孩子“香蕉是哪一个?”让孩子将香蕉指出来。第三段指着香蕉问“这叫什么?”,让孩子将“香蕉”二字发出来。三段式教学法语言简单,不会对孩子的专注造成干扰,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并能增进孩子的语言能力。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2-28
(二)感官

感官是指孩子能通过五官和触觉获得的感受。例如长度、重量、味道、颜色、亮度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工具去测量这些感官。例如测量重量需要用称,测量长度需要用尺、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工程上还用测厚规,色差计、硬度计、粘度计等仪器来测量感官,食品加工厂需要用甜度计、盐度计来确保产品的标准化。如果父母对这些感官进行概念化,那么孩子在表达、使用这些感官时就不需要太过依赖测量工具。例如成年人很容易就能通过味觉辨别出香蕉和苹果,但是无法说出香蕉和苹果的重量分别是多少。不是因为前者比较容易,后者比较难。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感觉出来的,都是简单的,需要推理、分析、理解的东西才是难的。而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吃了东西都要问“这是什么”,这就是味觉概念化的过程,而我们一般不会拿了个苹果就问这有多重。但是如果父母准确知道苹果有多重,并且告诉孩子了,假设是200g,那么孩子就知道200g是怎样的重量感觉,将来孩子要买200g的东西时,不用称,用手就能感觉出来。中药店的抓药师往往就有“一抓一个准”的重量感觉能力。同样的方法,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目测长度的能力,皮肤感觉温度的能力。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2-28
对感官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除非借助特殊工具,否则大人很难用语言量化表达的感官。例如咸度、甜度、音量、体积、厚度、光滑度、硬度、粘稠度、速度、亮度、疼痛。对这类感官进行概念化要用比较的方式进行。例如光滑度,到五金店买来光滑度不同的砂纸让孩子感觉,父母对应的说出“粗的”、“细的”;咸度可以在家中用盐自行配置盐水来给宝宝品尝,父母对应说出“咸的”、“淡的”。

第二个层次,可以用名词进行概念化的感官。例如声音、材质、味道、颜色。学习这类感官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最好用同样的载体。例如,你拿着香蕉跟孩子说“黄色”,他会以为香蕉的名字叫做“黄色”,下次你又拿着香蕉说“香蕉”,这样宝宝会糊涂,他得在往后的生活中纠正之前的错误。所以,学习颜色要用色卡。学习材质要同一材质的几个物品放一起学,例如学习不锈钢可以将不锈钢勺子、不锈钢杯子、不锈钢盘子放一起,跟孩子说“不锈钢”,孩子能从这中分辨出父母指的是它们的共同点。

第三个层次,能够用语言量化表达的感官。例如长度、重量、温度、时间。这几种感官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感官,并且它们容易测量,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不仅要知道区别,还要知道具体的量。以蒙氏教具中的长棒为例。长棒是10根长度从10cm到100cm依次递增的木棍。第一步,老师在演示时拿出其中4根放在孩子跟前,依次指出长的、短的、比较长的、比较短的。第二步,孩子知道长短以后,老师依次说出木棍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这样孩子不仅知道长短,还能辨别长度。同样道理,父母可以制作10个1cm到10cm的木棍,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孩子对长度的感觉就会更加的精准。对于时间的概念化,父母可以通过在游戏中规定时间的方法来达到概念化的目的,例如1分钟内把一个积木搭起来,保持一个动作2分钟,跑步3分钟等等。父母要买来一个秒表做测量工具,时间要父母来掌握,不要让孩子看表,让孩子感觉时间的长短。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2-28
(三)过程

过程是指一组动作、一个现象、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对过程的概念化就是大人的示范。以下以“穿衣服”为例讲述如何对过程进行概念化。“穿衣服”的教学方法:

1、先给你的教学内容定一个名称,例如“穿衣服”,说的时候要让宝宝看到你的嘴型,口齿要清晰,说话速度要慢。

2、第一次示范在动作开始前说“穿衣服”三个字就行,过程不要解释。孩子更喜欢看大人做事,而不是听大人说话,过多的语言会干扰孩子的专注,影响孩子的理解。

3、说完“穿衣服”三个字,妈妈就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穿自己的衣服,让宝宝清楚的看到你的每个动作。孩子的记忆力是照相机一样的记忆力,孩子的眼睛就是镜头,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有“拍照”的时间

4、第二次示范要对学习内容中涉及的物品进行概念化,也就是给每样东西一个名词。过程是:先说教学内容的名称“穿衣服”,然后指着衣服说“衣服”,一边穿衣服一边说“穿”。孩子听大人说话的感受跟不懂外语的人听老外说话的感受是一样的。孩子需要从词语开始学,然后学习句子,之后才能用已知的词语、句子解释未知的、抽象的词语。父母大量使用孩子未知的概念或大量的句子跟孩子说话,对孩子来说都是噪音。孩子必须积累到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从中分辨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效率很慢,而且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这样就完成一次教学。在蒙台梭利儿童之家里,老师都是用类似的方式教孩子学习教具的使用。妈妈在家里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孩子做事。例如,擦杯子,你的语言是:“擦杯子”,指着杯子说“杯子”,指着抹布说“抹布”,然后一边擦一边说“擦”。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很有效。小孩多小都可以教,甚至一出生就可以教,虽然孩子现在还无法自己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但是他肯定记住了你示范的过程,等他的协调能力发育到一定水平,就自然无师自通,道理跟孩子3岁就能学会本国语言的道理一样。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们具有摄录机一样的记忆力。3岁以后,孩子在吸收的同时会将在前三年学到的东西像播放器一样播出来,这时你就知道你在早期做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有的观点认为,“父母不应该太早教孩子学习知识,应该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孩子能自由的长大固然是好事,但是认为孩子学习是不快乐的,这样的观点十分错误。我们的成年人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长大,从小被逼着学习各种不喜欢的知识,所以讨厌学习。但是一个人的本性是好学的,例如成年人喜欢看报纸、看新闻,别人在热烈讨论问题时总想知道别人在讲什么,没去过的地方都想去看看,这就是求知欲驱使的自学行为。孩子的本性也是好学的。孩子出生以后需要尽快的学习生存,这一本能驱使孩子有强烈的探索世界的欲望。孩子从父母口中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渐渐熟悉身边的一切,像成年人一样生活,这样的孩子内心是非常快乐的。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2-28
三、如何培养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是人类种群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逾越了这个过程,孩子成长到人生的某个时期就会停滞不前,不知道路在何方,为了糊口、过日子而工作,满足于碌碌无为的现状;按照人的正常轨道成长,孩子发展到人生的某个时期就能领会生命的意义,找到前进的方向,其人格和智力都会升华,并且创出非凡的成绩,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寒门之所以出贵子,是因为孩子在童年阶段受环境所困,顺利完成了人生的初级阶段--求生存,所以之后就能全面发展。而豪门之所以出不了贵子,是因为孩子学习生存的权利被父母、保姆和优越的环境所剥夺,他的生活需要依赖于别人和外物,离开了这些人和物,他就无法生存或者痛苦的生存,这样的环境致使他们停留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所以,孩子必须尽快的学会生存,这是孩子生活中最大的实际问题。

在现代社会里,解决生存问题不是要孩子到野外觅食,对抗野兽,而是学会自理,学会像大人一样生活,不需要大人的协助。这不是要求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自己煮饭、洗衣服,而是孩子具备自理的能力,当环境所迫时,孩子能迅速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发生在孩子身上,父母都埋在瓦砾中,甚至已离他而去,不具备自理能力的孩子他只能等待救援,等待社会的帮助,在无助中绝望,这样的状态甚至跟随他一辈子。这样的人谈何幸福、谈何成功?而具备自理能力的孩子,他的自救能力更强,在短暂的恐惧和悲伤后能振作起来,想尽办法挽救父母及其他人的生命,灾难过后能重新面对新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逆境中成长,还是在逆境中沉沦?这就是自理能力造就的孩子面对困境时的区别,这种区别奠定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越早学会自理,就越早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越早进入人生的高级阶段。那些儿童时期通过口授、背诵方式培养出来的神童,他们“神”不了多久,他们只在儿童时期表现出过人的本领,成年后反而变得平庸,不是他们疏于学习,而是他们光靠记忆,不善理解,发现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差,面对那些需要联想、创造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束手无策,因此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在生活和工作上往往表现出“只会说,不会做”,不是因为他不想做,而是因为他的大脑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出现障碍。这种大脑障碍注定了他的一生不会有创造性的成就。这样的“天才”是人造的,虚假的,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我们人类社会需要的是纯天然、真正的天才,他不仅能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还能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以,这里要告诫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不能自理,即使他学习成绩很好,他的成长轨迹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期停滞不前,因为他没有解决作为人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他逾越了人类成长的正常轨道。中国的应试教育是记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成绩的高低只是一种假象,它不能真实的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因此,父母不要过分迷恋孩子的成绩。孩子是否能够自行解决成长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才是父母要时刻关注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到了,我就理解了。”国外的儿童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手被比喻为人的第二个大脑。所以,培养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动手去做。在安全的前提下,只要孩子有能力做到的事,都要让孩子自己完成,父母可以通过示范、概念化的方法引导孩子,孩子一旦学会,父母绝不协助。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目标供大家参考:

0-2岁,孩子能完全自理。包括穿带衣物、晾收自己的衣服、上厕所、洗澡、吃饭、睡觉、整理床铺、整理玩具。在家中,父母除了为孩子准备食物,不需要额外的照顾。

3-5岁,孩子能跟大人一样的生活。在家中,孩子学会做家大部分家务,包括扫地、拖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等,并长期承担部分家务;协助父母完成部分食物准备工作,洗菜、削皮等等;学会正确使用家中所有的家电,包括电视、洗衣机、热水器、空调、音响、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等。在户外,孩子能自由支配钱,能正确使用钱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己点餐;能有意识的认路及注意周围的环境,在超市、商场、公园、景区、机场等地方能找到正确的行走路线,知道如何原路返回,知道如何回家,知道如何找到父母。这里必须要说明的,孩子6岁前任何行为都应该在父母的监控之下进行,例如,我们让孩子知道回家的路并不是让孩子自己单独回家,而是让孩子带路,因为我们要保证孩子生命的绝对安全。

6-11岁(小学期间),学会煮简单的饭菜,孩子对准备食物感兴趣,掌握简单的烹调技术,正确使用厨房的各种电器,能辨认及搭配各种食材,能自己准备早餐和午餐。能赚小钱,孩子通过做手工、做小买卖等方式体验如何赚钱,学习在淘宝上开店是不错的方式,此外还可以在小区摆地摊,销售不再需要的玩具或者自己制作的手工。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理财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珍惜物品,保护环境的理念。

12-17岁(初高中期间),孩子应适当的离开父母,体验集体生活。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前进的方向。在寒暑假期间,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安排一份短期工作,例如在朋友店面做销售等等,让孩子能有真实的职业体验。

18岁(大学期间),孩子应该完全脱离父母生活。反叛期是孩子精神上的猛涨期,是孩子挣脱父母,走向独立的过程。17岁左右是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反叛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从生理上来讲,已经完全具备组建家庭的能力,因此他的心理需求是完全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父母应该迎合孩子这一心理需求。让孩子出市、出省、出国读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会因为环境所迫而变得更加独立。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都不一样,我们无法事事提前计划,但父母只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孩子决定,让孩子动手”,那么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很强。



“培养孩子超强的感觉能力,父母协助孩子进行概念化,放手让孩子做,培养孩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听起来不难,孩子这样就能成才了吗?如果把孩子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这辆汽车已经具备完美的发动机和车身,汽车开往幸福和成功的路上还需要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02-28
四、孩子成才的前提条件

“培养孩子超强的感觉能力,父母协助孩子进行概念化,放手让孩子做,培养孩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听起来不难,孩子这样就能成才了吗?如果把孩子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这辆汽车已经具备完美的发动机和车身,汽车开往幸福和成功的路上还需要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方向盘。汽车没有了方向盘,就会走错路,在行走过程中还会撞到路人,伤到自己,甚至驶向悬崖。有了方向盘,即使汽车开始驶入歧途,走了弯路,但它最终还是能到达终点。承载引导孩子成长这一伟大使命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一生当中有两次对爱的追求,一次是对母爱的追求,一次是对爱情的追求。这两次追求都必须充分满足,人生才能达到幸福的状态。

对母爱的追求一出生就开始。孩子一出生就走在了人生的高速路上,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就相当于孩子一出生就走上了歧途。他们或是大哭大闹、纠缠不放,或是调皮捣蛋恶作剧。孩子的异常表现是孩子向妈妈发出的求爱信号。如果妈妈及时接收到孩子的信号,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那么孩子会慢慢的回到正常轨道上。但很可惜的是,中国大部分父母对这些信号视而不见。他们有的认为孩子哭是正常的,有的用打骂的方式制止孩子哭闹,一些书上甚至认为哭对孩子有好处,建议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管。根深蒂固的错误育儿方法导致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走错了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优越,但孩子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被父母逼上了歧途,他们全都是精神上的畸形儿。这样的孩子成长过程是不愉快的,成年后心理状态也往往是痛苦的,他们看不到人生的目标,找不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对爱情的追求发生在第二性征发育之后。母爱缺失的孩子,对爱情的追求过程会表现出异常状态。例如在新闻、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求爱不成苦苦纠缠;由爱生恨,与情人分手以后伤害对方;为了爱情,破坏别人家庭;自己得不到的爱情,别人也别想得到;用物质和钱财来维护爱情等等。这些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弥补小时候母爱的缺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对爱情的追求过程顺利,缺失母爱的孩子成年后幸运的找到了一个真正爱他的伴侣,那么他小时候留下的创伤就能够治愈,并从新回到正常轨道上。夫妻之间的爱情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基础。夫妻之间有爱,妈妈便会自发的向孩子传递母爱,孩子长大后就会有正确的爱情观,正确的爱情观又能帮助孩子找到理想中的爱情,并建立美满的家庭,孕育下一代。人类社会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和谐。而中国千百年来社会的畸变也许就是从婚姻自由被剥夺那一刻开始。

孩子对爱的追求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某位哲学家把自然断奶和第一次性冲动作为人类成长最关键的两个阶段。根据这两个阶段,可以将人类的求爱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2-28
一、出生至自然断奶

孩子出生第一天就对妈妈一见钟情,他深深的爱着妈妈,他知道妈妈是那个陪伴他成长,给予他爱的人,他需要妈妈一直跟他在一起,需要妈妈的拥抱,亲吻和爱抚。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所有动物出生后都要指定一个“第一抚养人”。第一抚养人一般来说是母亲,但是也可能是其他人。当母亲不再出现时,孩子经过一个短暂的伤心就会寻找另外一个“第一抚养人”,也许是爸爸,也许是奶奶。但不管是谁,第一抚养人就是孩子心中所爱,第一抚养人给予孩子的爱就是母爱。

所有哺乳动物的断奶时间都不是由妈妈决定,而是由孩子决定。孩子会在成长的某个时期自愿放弃母乳,我们称之为“自然断奶”。孩子为何会自愿放弃源源不断,又香又甜的母乳呢?答案是孩子有了独立的心理需求,他不再想一天到晚跟妈妈在一起。也就是说,孩子对母爱的追求在自然断奶后就会减弱。在此之前,孩子希望一天到晚跟妈妈在一起,希望妈妈在自己需要时即刻出现,妈妈对孩子来说是唯一的,是其他家庭成员不可替代的。现代社会很少人会将孩子喂养至自然断奶,所以孩子这方面的表现很少被观察到。人类孩子自然断奶一般发生在1.5岁-3岁,孩子对母爱越早满足,就越早断奶,越早独立。

二、自然断奶至第一次性冲动

这个时期,对孩子来说,妈妈的地位跟其他家庭成员日趋平等。如果孩子跟爸爸在一起的时间长,爸爸对孩子更好,孩子会更喜欢爸爸。男孩和女孩的区别也会慢慢的显现出来。一般来说,女孩更喜欢爸爸,男孩更喜欢妈妈。孩子对爱的要求也不一样,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一天到晚跟自己在一起,看不到父母也不会觉得难过。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讨厌长时间跟父母在一起。他们对爱的需求是“知道父母心里爱自己就足够了”,他们不需要父母做出过多的表达爱的行为。
离线mali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02-28
三、第一次性冲动之后

第一次性冲动之后,人类就进入了求偶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寻偶、热恋、结婚、生育。爱的感觉和过程是相似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跟前两个阶段极其相似。热恋中的情人希望一天到晚在一起,希望一睁眼就看到对方,做出各种亲昵的行为来表达爱情。当他们顺利的进入婚姻殿堂,并生儿育女后,他们之间的爱情就慢慢的变得像亲情一样。这不是他们的爱情消失了,或是文学作品中描述的,进入了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进入了高级阶段,他们知道对方爱着自己就一切都满足了。恋爱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曾真真切切的体会过,所以,父母应该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感受,这样你就能体会孩子当下的心情。


大自然是公平的,它保证了每个人都有幸福和成功的未来,并且这一过程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在爱的环绕下,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感受身边的一切,在父母和学校的帮助下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成长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天才就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全脑开发网www.chinaquan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