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20阅读
  • 0回复

孩子,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时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09

谈到“吃苦”教育,我们都会说:都21世纪了,“吃苦”教育已经过时了。
记得从某网站上看到这一段话:
  • 父母说:不好好学习,你以后会吃很多苦。

  • 孩子会想:究竟什么是苦,是像爸爸一样每天机械地上班,还是像妈妈一样每天辛苦地操劳。

可见现在孩子对于家长提出的“吃苦”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在社会情况和经济情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吃苦”教育也有了新的区别与含义。

1

现代“吃苦”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盼望未来所期望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提出孩子要多多体会“吃苦”教育,并阐述了“吃苦”教育的三个方面:读书之苦,失败之苦,自律之苦。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孩子是否成功,是否优秀,其中10%来自于先天优势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剩下的70%取决于他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并且父亲的教育方式占据了绝大部分。
白岩松教育自己的儿子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经常对儿子讲,不要太过于注重成绩,反而要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提升。要体会读书过程中坚持之苦,也要面对失败可以坦然一笑的困难之苦,也要面对诸多诱惑中的自律之苦。孩子在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拼搏吃苦的年纪,若是选择了一时的安逸,孩子则会在迟暮之年留下诸多遗憾。若是体味过了“吃苦”教育的真谛,孩子就会在而立之年,获得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2

白岩松提出的“吃苦”教育中的三种苦
第一种苦:读书之苦----头悬梁锥刺股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代高明《琵琶记》
说到读书之苦,我们可以想到一个例子: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在东汉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叫做孙敬,经常读书到很晚,每到夜晚时,孙敬就会频频犯困。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自己的辫子同头顶的房梁系起来,只要自己一打瞌睡,辫子拉扯的疼痛就会令他疼痛而醒,这样孙敬就又可以继续学习了。锥刺股的故事发生战国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叫做苏秦,他晚上犯困的时候会用锥子来扎自己的大腿,让自己继续读书。到了今天,我们不需要用体罚孩子的方式来催促孩子用心读书,但要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毕竟在这个社会,在孩子成功之前,没有人会关心你经历过什么,只关心孩子最后是否可以成功。将近十年的读书,难免会有很多的想过放弃的时候,每每这时,家长需要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拾起对未来的憧憬,不断地奋进,从而逐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第二种苦:失败之苦----卧薪尝胆

失败是人生之母---高尔基

人生中失败的常有,而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却不多。吴王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当他的国家破灭后,他假意归顺于越王,在自己卧室中放一块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口,以此来铭记自己的失败,最终,吴王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反败为赢。很多人可以接受自己的成功,但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没有尝过失败的孩子,在人生之路总有一天要摔大跟头,这样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骄傲自大而轻敌,在人和人的赛跑中,一旦放松了脚步,就会产生差距。但尝过失败之苦的孩子,可以时刻铭记自己的耻辱,拥有前进的动力。

第三种苦:自律之苦----严于律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孔子的意思是: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多多向他学习,见到没有自己优秀的人,要自己有没有同对方一样的缺点。常常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做出的作品会很完美。在日常中,我们要求孩子常常自省,有计划地进行,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的孩子,在对待学习或者工作中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