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53阅读
  • 0回复

延迟满足能力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镜镜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能够等待、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来就会走向成功!”

20世界60年代,一项由美国心理学家进行的测验——“棉花糖实验”,在经年的传播过程中,成了大众眼中最著名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其结论也成为诸多家长的育儿圣经

似乎,家长们已然找到了帮助孩子迈向成功的捷径。

毕竟,这项能力适用广泛。从不愿意练琴,只想赶紧看电视的小小孩;到不想工作,只想享受生活的成年人,很多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用延迟满足能力解释。

在下文中,与大家聊一聊这朵“棉花糖’的前世今生,并结合资深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的解读,为家长们拨开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迷雾。

什么是“棉花糖实验”?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于1968年在斯坦福大学旗下的Bing幼儿园举行的,有关于幼儿如何抉择“即时与延迟奖励”的实验。

沃尔特与他的团队共选择了32位孩子参与这一实验,最小的孩子3岁半,最大的为5岁又8个月。

所有的孩子都会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放着棉花糖(也可为软糖或曲奇饼等孩子爱吃的零食)的盘子,是这个空间里仅有的物品。

接着研究人员会告诉孩子们:

你可以马上吃掉这个零食,但这就是全部了;

又或者你可以再等一会(15-20分钟左右),因为我要去办点事,如果你可以忍耐到我回来,作为对你忍耐和等待的奖励,我将会再额外给予你一份零食。

之后,研究人员会离开这个房间,让孩子一个人与零食呆一会。

年幼的孩子们对美食的表现各不相同:

有些孩子毫不犹豫,连大人的话都还没说完,就享受起了盘子里的美味;

另一些孩子为了双倍奖励,选择坚持;

但棉花糖实在令人难以抗拒,在经历了捂眼、背对、兜圈、唱歌和踢凳子等转移注意力的行为后,多数孩子还是在15分钟内选择‘投降’;

只有约20%的孩子成功渡过难关,最终得到双倍奖励。

这一实验前前后后共招募了数百名孩子参与其中。

几年后,沃尔特团队对这些参与者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

以那些能为更多奖励进行等待的孩子作为对照组,

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普遍呈现出更高的学术成就、更健康的身体状况、更完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关系,

认知与抗压性也较不愿等待的孩子对照组更胜一筹。[

由于这些重大的发现,“棉花糖实验”成为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实验之一。

同时,实验中那些等到最后的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特点被命名为“延迟满足能力”。

随着时间更迭,这项能力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能预测幼儿前途的“水晶球”。

不再“甜美”的棉花糖?

由于棉花糖实验似乎揭示了孩子和未来成功之间的关系,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了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大军。仿佛只要通过这一考验,孩子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指日可待。

不过,实验的发起者沃尔特,指出了这一实验存在的缺陷:

· 验样本少。数百名的参与者无法有效代表大众群体。同时也缺少了族群的多样性。

· 实验变量多。最初的那批实验对象,他们的父母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或学生,家庭支持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一生。还有各种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影响。

· 数据不全面。在成绩与相关数据的采集中,团队并未收集到全部的信息。对于那些拒绝提供个人资料的学生来说,很难评判他们是活的优质还是不如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棉花糖实验的细节已经不足为普通人所知。

对大众而言,知道实验的结论似乎就够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是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未来。

然而,“棉花糖实验”一直在学界充满争议。很多心理学专业人士,对该实验结论的严谨性提出了质疑,更对普通人对延迟满足能力的认识感到担忧。

研究人员泰勒·瓦茨(Tyler Watts),格雷格·邓肯(Greg Duncan)与权浩南(Haonan Quan)在2018年5月的《心理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证实当初的棉花糖实验确如发起者沃尔特所言,有着自身的缺陷,并在新的实验中做出了弥补。

泰勒与同事们挑选了900多名来自社会不同层级与种族,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更能反应社会整体面貌的孩子重新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影响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家庭收入。

相悖的结论、贫富的差距... ...十足的话题性与能够亲手终结一个“育儿神话”的成就,让新闻媒体竞相报道,试图揭穿这一蒙蔽众人数年的“谎言”。

但必须指出的是,一开始的“棉花糖实验”,并没有认为延迟满足能力与未来的成功是因果关系,只是认为延迟满足能力是一项未被认识到的重要能力,与孩子取得高成就之间或存在相关性。

但在之前的大众传播中,结论被简单化,实验中的缺陷被无视。

而泰勒,也在新的研究引发舆论之后站出来,发表了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看法:这项新研究不应该被解释为延迟满足能力不重要。

事实上,新的研究意味着人们或许更要关注延迟满足的培育(减少贫富孩子间的差距),以及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这对延迟满足的影响最为明显)。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称得上具备延迟满足能力?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大卫·范德(David Funder),对116名4岁孩子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借此总结出男/女孩有/无延迟满足的表现。

男孩来来说:

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男孩,深思熟虑、专注、能够调节自我情绪;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男孩,情绪容易波动、争强好胜、无法进行情绪管理。

女孩来说:

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女孩,聪明能干、足智多谋;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女孩,压力阙值更低、情绪更容易崩溃。

可以看出,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情绪更平稳,更容易面对挑战,策略性也更强。从这个角度说,这些孩子更容易取得高成就便也不难理解了。

延迟满足能力到底是什么?

既然延迟满足能力的确是一项对孩子积极有益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1. 延迟满足的前提

为了能够让孩子有耐心,“再等一会儿!”成了许多家长的口头禅。家长们寄希望于每一次的额外等待,能让孩子拥有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

不过,家长在这么做的时候,显然忘记了延迟满足实验中的前提条件:更多的好处。

前文的实验中,不论是最初的原始实验,还是后来泰勒做的实验,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都是期盼在等待之后得到更多的好处。

也就是说,孩子们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收益或者选择等待。

但是在生活中,许多家长已经忘了这个前提。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能让孩子等就行了。可能,“延迟满足”这个词本身,就容易让人忘记它的潜在条件。

2. 先满足,才有延迟满足

资深心理咨询师严艺家说:“我常常对来向我咨询的家长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得到即时满足的体验?’”

一个孩子需要先有被满足、不匮乏的体验,才会知道自己能够等来更好的事情。

这种富足与满足,并非是给予孩子物质层面的绝对满足,想要吃十块巧克力就给十块巧克力是行不通的。

这种体验主要是要给孩子一种认知:“ 我的合理需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如果不能被满足,是因为条件不够,而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3. 要延迟,需要的不是自控

生活中,许多父母将延迟满足能力等同于自控力。不过,据严艺家介绍,随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这个词已经被解构成其他能力。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应该提高的所谓“自控力”,更主要的应该是“自我调节能力”

当一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可能因为压力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看上去无法自我控制的情况时,恰恰说明:他真正需要发展的是应对当下情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好像成年人往往不喜欢开会,为了能忍受会议,就会选择刷手机等自我调节的行为。对于看上去自控力不强的孩子,实质上他需要的是策略——该如何安抚、调节自己面对或者适应当下的策略。

有一部分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先天的,比如小婴儿吃手这种行为。还有一部分自我调节的能力需要家长不断地帮助孩子发展而来。

特别是在孩子遇到了不如意的状况时,家长如何引导他去看待眼前的困境,对孩子以后面对挑战的策略选择很有影响。

4. 延迟满足的关键是内驱力

在棉花糖的实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但未被测量的变量,是孩子愿意等待时的内在驱动力

表面看他们的驱动力是棉花糖本身,但可能每个孩子内在的驱力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的动力是更想做个好孩子,有的则可能是不想被惩罚。

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大相径庭。研究这种内驱力,对于理解“延迟满足”起到关键作用。

理清了对延迟满足能力内涵的一些误区之后,不得不说这项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各种细节。

以下有一些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对家长或有帮助。

1. 信任

信任,是培养的关键词。

这就要求家长有诺必达,避免被孩子打上“不可靠”标签,导致延迟满足力的培养本末倒置。

2. 主动与被动

当孩子觉得“自己掌控延迟过程”时(他能随时停止延迟),那么其延迟的意愿会更强;

相反,如果发现“他人掌控延迟”(自己处于被动状况下),那么延迟意愿就会大幅减弱。

所以,家长们可以尽量减少主观的命令,少用“我觉得”,多用“你选择”。

3. 物品特性

物品特性对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影响:越是珍贵、越不常见的物品,那么孩子的延迟满足时间就越短,即他们很难克制想要获得的欲望。

这或许能从侧面证明,为何从表面上看,家境较好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更强。

当然,这并非指延迟满足能力是被客观经济水平所决定,而是指孩子是如何体验家庭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的。

4. 合理等待

首先,告知孩子一个明确合理的等候时间,有利于其明确目标,权衡利弊。当孩子确认这一选择有价值,等待有结果之后,他们坚持下去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其次,截止点也要合理。小任务的等待可以设置在5-15分钟,大任务可以割裂成小任务进行。盲目布置大任务,会让孩子由于目标过远,丧失等待的动力。

当然,完成大任务后的奖励,也可以是适当增加,以资鼓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