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0阅读
  • 0回复

你说话的语气,正在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张苑
 

周末去朋友家吃饭,正好碰上她在“教育”孩子:
“朵朵!赶紧把东西收拾干净,整天就知道捣乱!
“朵朵!过来吃饭,别磨磨蹭蹭的!
“朵朵!你愣着干什么,赶紧去练琴!”

朋友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夹带棒,十足的命令口吻,仿佛在喷射味浓烈的炮弹。
“哦,知道了。”孩子眼睛低垂,神色落寞地应和道,然后赶紧照着妈妈的吩咐去做。
原来挺活泼好动的一个小女孩,现在看起来忧郁又沉闷。
其实我特别了解这个朋友,她非常爱孩子,既不焦虑也不鸡娃,还耗费了大量时间陪伴孩子。
但就是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上,总是有点“冲”。
教育家威廉·坦普尔说过:“在所有因素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里的谈话。”
如果父母不注意说话方式,语气强硬,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发展。
01父母的“暴力沟通”,是一份带刺的爱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中,也有一个爱数落孩子的严厉妈妈。
妈妈上班前给儿子布置了作业,但她刚一出门,儿子就忍不住“逃”出书房,到客厅里玩玩具,吃东西。

妈妈回家后,发现儿子没完成作业,气得立马“黑脸”,并不停地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
晚饭后练钢琴时,妈妈也是全程严肃脸,儿子小心翼翼地摸着琴键,一脸惊恐。
弹到不对的地方,妈妈还会用高出好几个分贝的声音吼他:
“给我过来站着!
“你能不能不弹错?能不能弹好?
“你给我看好谱子,行嘛?”


练完琴后,爸爸陪儿子写毛笔字,但是儿子不小心把墨汁弄到了脸上。
妈妈这时候又开启“喷火”模式,不停地批评儿子:
“你干啥呢?你给我解释解释,你这墨怎么弄的?你给我洗干净去!”


这几个生活片段里,全是妈妈用命令、挑剔、斥责、质疑、反问、不耐烦的语气,对儿子进行“暴力沟通”。
她把儿子当成了一个攻击对象,用各种包含着负面情绪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打压。
而事实上,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儿子未来能练就一身本领,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经过语言这道传送门后,爱子之心变成了一份带刺的礼物。
在《可复制的沟通力》一书中,樊登老师指出了几种常见的“暴力沟通”,其中就提到,忽视对方的感受,和用威胁的口气说话,都属于暴力沟通。
即便父母再疼爱孩子,如果沟通方式中夹杂着这些暴力成分,都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02父母的严厉,酝酿出自卑
如果持续接受父母的“暴力沟通”,孩子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知乎上许多网友给出的答案,竟然出奇的相似。
一位网友说,5岁那年,妈妈教她认识时间,她面前摆放着一台闹钟,旁边坐着的妈妈,会用很凶的语气警示她:“看你能不能说对!”

妈妈的严厉,让她至今非常害怕。在这种环境下,她长成了一个看起来很乖很听话的孩子。
然而内心深处,她却异常多疑、敏感、自卑、胆小,虽然她知道自己有优点,却仍不受控制的跟自己过不去。
还有一位网友也有类似的经历。
他从小被冠以“别人家的孩子”的名号,本科名校,出国留学,现在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光鲜亮丽的履历下,却是一颗孤独、弱小、卑微的内心
他非常不自信,对自己评价很低,还有严重的拖延症,难以接受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
而之所以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多年,都是源于父母过于严厉的批评和评价。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把自卑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
所谓原生自卑,都是源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比如父母长期的情感忽视、否定打击等原因造成。
如果父母习惯于把孩子置于一个被评判的境地,用严厉的语言不停地给出负面评价,就是在不断地告诉孩子一个事实:
“你不够好,你不值得我爱。”
这个可怕的声音持续地回响在孩子耳边,会让他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存在。
他从父母的态度中,收集到的信息是“我很差”,这种观念植入内心深处,就结成了自卑。
正如日剧《3年A班》中的那句台词:
“语言有时候就像凶器,和刀子无法比,却更锐利、更深的插入你的心里。”

03低声教育,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
关于沟通,美国社会语言学家Albert Mehrabian 提出过一个理论——“55387法则”:
它指的是,在决定沟通效果的因素中,55%来自于视觉,38%来自于听觉,只有7%来自于内容。

在日常的亲子沟通中,比起谈话的内容,父母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会更大程度上影响沟通效果。
高声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
低声教育,才能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
作家刘墉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印证了低声教育的有效性。
他的一位朋友,中年待业,脾气很差,经常跟儿子冲突。
有一天早上,他没睡好,起床后还是给儿子准备了早餐,并打了一杯果汁。
校车来到家门口,儿子姗姗来迟,刚刚从卧室冲出来。他没有接爸爸递过来的果汁,而是匆忙穿鞋准备出门。
那天爸爸因为睡眠不足很疲惫,也没有力气训斥孩子。
结果没想到,已经冲出家门的儿子转身回来,拿起果汁一饮而尽。
爸爸非常不解,晚上问儿子,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因为你没像平时一样骂我。我知道你辛苦准备的,不喝对不起你!”

所以你看,并不是非要用压制性的语气去对孩子发号施令,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父母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用尊重、平等和理解的态度,去跟他们对话。
这种方式,会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安全感,更受家庭的尊重和情感关注。
而一个获得足够尊重和关爱的孩子,才能内心有底气,性格积极开朗,自信阳光。

04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深以为然。 那些父母习以为常的眼神、动作、话语,看似问题不大,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教育影响力。 强势、严厉、苛责,永远都不是教育,教育的底色,应该是温暖,平和,长久的。 好好跟孩子说话,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共情孩子内心的温度,这些都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当父母成为一个温暖宽厚的园丁,孩子才会在安全感的萦绕下,长成一棵棵挺拔健壮的参天大树。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