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9阅读
  • 0回复

有温度的惩戒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香雪
 

早读时间,我照例来到教室转转,看到小杰站在位子上,气鼓鼓的,像只小海豚。

课代表告诉我,小杰今天又有两科作业没完成,让他站着,他还一肚子意见。

虽然刚接班不久,我已经了解到,小杰之前经常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老师没少批评教育他,可收效甚微。说轻了,他当耳旁风;说重了,他直接顶嘴。小杰活脱脱就是一粒铜豌豆,任你软硬兼施,他自软硬不吃。

那么,对他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吗?当然不是。学生犯错,需要惩戒,只不过要讲究方式方法。以爱为前提,以尊重为基础,不要形成对抗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杰性格刚烈倔强,去年他父母给他生了个妹妹,对小杰疏于管教,于是他更加放纵。

所以我想,对小杰来说,普通的批评说教效果不佳,只有对症下药,才可能事半功倍。

机会来了。

那天,小杰又迟到了。面对他桀骜不驯的眼神,我什么也没说。

下午最后一节课,离放学还有10分钟,我在班上说:“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顿了顿,继续说:“是小杰同学的生日。”

孩子们纷纷看向小杰,边鼓掌边说:“生日快乐!”

我接着说:“老规矩,以组为单位,大家讲讲小杰的优点。记住,只讲优点,且不重复!”

“乐于助人。”“仗义。”“帅气。”……最后一个组的组长眼珠转了转,来了句:“给人安全感!”

孩子们大笑,小杰也笑了,双眼亮晶晶的。

我走到小杰面前对他说:“生日快乐!现在离放学还有两分钟,你先收拾好东西,铃声一响就走,免得堵。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老师!”他笑得很开心。

教育专家王纪琼说,不可与青春期的孩子形成对抗,包括行为对抗和情绪对抗,那只会远离教育初心,走向教育的反面。

没有了对抗,再有了信任,教育效果自然不会差。“亲其师,信其道”乃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一次教育能一劳永逸吗?不可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是孩子。这不,又来事了。

口下留情,就事论事,还学生一份自尊[size=; font-size: var(--articleFontsize),var(--articleFontsize)] 

这天,小杰有一门功课作业只做了一点,科任老师罚他翻倍抄写。他头一偏,置若罔闻。老师气得直打哆嗦:“作业应付,还想考学?高中缺你这样的?!”

小杰脖子一扬:“不稀罕考学!”

事后我问小杰:“没完成作业,想必是有原因的吧?”毕竟他这段时间表现好很多。

小杰眼圈一红,说:“昨晚头痛。”

不管真假,我马上给他个台阶下:“可以先跟老师说明情况,再补上作业。”

他低下头:“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罚我……可最让我难过的,是老师说的那些话。”

众所周知,惩戒教育时的语言很重要,尽量不要用消极激烈的措辞。刻薄的话语只会刺伤学生自尊,使其自卑,心生挫败与怨恨,形成自我否定人格,甚至破罐子破摔,走到教师的对立面。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教育效果自是适得其反。

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为人师者,要嘴下留情,千万别伤害孩子。注意时间与场合,尽量不当堂“办案”

“于老师,您快去看看,小杰跟老师吵起来了!”班长匆匆跑来告诉我。我一听,赶紧跑去教室看个究竟。

原来,小杰上课看小说,被老师抓了个现行。老师一气之下,把书当场撕了。

小杰直接气炸了,跟老师吵了起来。

我把小杰喊出来,以便课堂教学能继续进行。

然后,我让小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下来。写完了,他也冷静了,我与他再进行沟通就顺畅多了。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与冲动,之后还跟那位老师道了歉。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课上犯错的概率不小。此时,如果立即停课对学生进行批评纠错,既耽误上课时间,影响课程进度,又打断了教师授课计划与思路。更重要的是,当众指责,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让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恼羞成怒,与老师对着干。如果是这样,教育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所以,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教师不妨先冷一冷、晾一晾,课后再进行处理。

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这节课不是我的课,但我照例去班上看了一圈。这一看,竟有意外的“收获”。小杰在“聚精会神”地打盹。

我敲敲桌子,他醒了。我示意他下课后来办公室找我。

小杰如约而来。“上课打盹是我不对,让我写检讨我也没意见。可是,”他话锋一转,“为什么小李打盹您不管?”

小李是班干部,品学兼优。“小李也打盹了?”我有点不相信。

“老师,您不信可以调查。他不但打盹,还偶尔玩游戏哦。”小杰看看我,眼神中除了促狭,还有一丝期待。

我心里一震,脸上不动声色,喊来小李。小李爽快承认了自己在课堂上打盹。

我询问他们打盹的原因,一个说刷题刷晚了,一个说做作业磨蹭了。虽情有可原,却不可姑息,于是我一视同仁,对二人予以相应的处罚。

他们均欣然接受,尤其是小杰,眼里都是信服。

我暗暗擦了一把汗,差点因为想当然而犯错。

偏爱优等生是人之常情,却也杀伤力极大。学生何其敏感,尤其是“后进生”,老师偏爱优等生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偏爱,不仅会让优等生被孤立,还会让其他学生心存不满;此外,老师也会失去威信与学生的爱戴。

没有爱的教育是可怜的,可带有偏爱的教育是可怕的。“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陶行知说,教师有“不偏爱”的义务。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方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当然,如今的小杰并没有脱胎换骨,立即变成另外一个完美的人。他偶尔还是会犯错,但较之从前,他进步很大,用其他科任老师的话说,“有礼貌了,开始学习了,不再故意与老师针锋相对了”。

前段时间,小杰妈妈给我留言:“孩子天天夸您……遇到您是他的幸运。”

爱的方式有无数种,“赏识”行不通时,那就换一种,比如“惩戒”。“小惩”,是为了“大戒”。

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罚,不仅是教育者的权利,也是教育者的义务。

当今,需要赏识教育,但同样需要惩戒教育。如果说前者是阳光,让学生无忧无虑、快乐成长,那么后者就是风雨,让学生接受挑战、得到磨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帮助学生学会担当、走向成熟。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一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所言,“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但是,如何让惩戒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却是一门艺术。

2020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标志着惩戒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保证了教师的权利,也保证了学生不会受到体罚以及变相体罚。

惩戒教育不该是冷冰冰的,而该有温度;不该随心所欲,而要有尺度。

愿每个为人师者,尤其是班主任,用柔软的智慧,把迷途的羔羊拉回正轨;用温暖的爱心,助学生扬帆远航。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