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到4岁,美国孩子在农场,自然里撒欢,中国孩子大多被老人环抱,爬高上低会被制止;
5岁到8岁,美国家长带孩子出去打球,中国家长带孩子上各种“兴趣班”;
9到12岁,美国孩子几乎每天都运动,中国孩子因为写不完的作业,无暇运动;
13到18岁,美国的孩子身强体壮,肌肉发达;中国孩子体育课上多跑一圈都要气喘吁吁。
这组强烈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外教育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中国的家长更在意文化课的成绩。对孩子身体的关注主要是不要磕着碰着、别生病。
然而,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打底,再骄傲的成绩也是一时风光。
研究表明,经常久坐,长期不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没有发展好,后期会引发很多生理、心理问题。
校园内外的课业学习致使运动时间极大缩水,很多孩子刚上小学就带上眼镜,过早出现肥胖、含胸驼背、颈椎问题。
身体不舒服会影响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孩子在群体中的社交,自信,性格发展。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每天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记忆好,成绩好,学习专注。
而且运动带来的阳光心态,自律习惯,团队合作是未来更有竞争力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项投资,阅读为今后的学习铺路,运动为孩子储备隐形资产!01体育运动和后天学习密切相关
儿童在6岁前,会经历一个重要的运动敏感期。在此期间就是要经过多项运动来开发身体能力:
比如在平坦或坑洼的地面上行走,练习如何使身体协调保持平衡;
比如练习传球,拍球,锻炼手指控制力,为以后自主拿筷子,学习握笔打基础。
比如多进行爬树,爬楼梯,荡秋千的运动,训练内耳平衡器官,学着感受和确认方向;
这些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都是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否则进入小学,就会衍生出各种学习问题。
如果从小没有使用身体的习惯,四肢肌肉乏力,做事情就会力不从心,学习遇到困难也会懒散拖拉。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就会经常生病请假,耽误学习。
无法对身体负责的孩子,何谈对未来负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高考体能考核越来越重视,家长们纷纷在升学考试前把孩子送进体能集训中心——担心体育不过关,无缘理想学府。
回想我们上学时班里的佼佼者,大都并非“死读书”的人。围观历年被名校录取的学霸,无一不是颜值,体态,智商均衡发展。
浙大学霸胡一捷不仅成绩好,而且开飞机,玩潜水;
被清华录取的姐妹花马冬昕,马冬晗,在马拉松赛场上留下过矫健身姿。
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运动开发身体潜能,鼓励孩子运动,就是鼓励他们做自己的掘金者,守护好与生俱来的金矿。02运动锻炼自控力,是自律的基础
微博上,有位家长像李玫瑾教授提问“如何解决孩子胆小的问题”,李教授的答案是让孩子多运动。克服胆小和运动之间,链接着一个重要的桥梁——自控力。它是对自己身体感受,控制,应用的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在六岁前,每天都有大量的身体活动,肢体动作不断刺激脑神经发育,大脑与身体配合很好,骨骼和肌肉变得有力量,日积月累能敏锐的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这样面对外在环境他会更有掌控感,更加从容。
否则,再三鼓励他“要大胆,不要害怕”也无济于事。
爱运动的孩子,肌肉收放平衡,随着年纪增长,内在意志与外在行为逐渐达到平衡,就会达到一种自律的状态。它是自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质变,也是一个人实现目标的必备品格。2019年春晚小品,47岁的闫妮凭借紧致的身材,磊落的气场再度圈粉。这背后是健身房内浑汗如雨,苦练马甲线的功劳。
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每天坚持晨跑,跑步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创作灵感。因为体力好,坚持笔耕,写出广受好评的作品。
假如孩子在运动中体会了坚持的意义,从小就懂得自律,在有意义上的事情上倾注精力,那未来的人生简直开挂。
运动是隐形投资,能否持续增长和收益,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控力。自律者,前期掌控身体,后期掌控人生!
03运动调节情绪,纾解压力
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一书中提到,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跑一跑跳一跳,把情绪转化成动能从身体里排泄出去。
这里面隐藏的一个科学依据是:运动到微微出汗的时候,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会使人心情愉悦,缓解焦虑和紧张。
参加体育类的竞技运动,锻炼的同时,心肺功能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面对输赢,心态趋于稳定,面对生活中的打击和不愉快,也能在运动中体会“爽”感,派遣压力。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谢娜爆料自己曾是“学校800米跑步冠军”,“无论是感冒,心情不好,排便不通畅,没有什么是跑步解决不了的”。
这个身处娱乐风口,经常为观众奉献笑点的姑娘,也把跑步视为减压利器。
不爱运动的孩子容易把负面情绪累积在身体里,经常生病,缺少朝气;养成运动习惯的孩子更容易调动身体里的积极因子,用轻盈的心态为生活保驾护航。
04运动培养团队合作,领导力
前面提到国外的家长和环境重视运动,建有很多俱乐部,孩子从小在里面里踢足球,打橄榄球,学习如何跟团队默契配合,赢得比赛。
中国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户外活动项目有限,团队配合的“短板”从《大兵小将》这档节目中就暴露出来。
冰球是集体运动,虽然孩子们表现得可圈可点,但不懂配合让教练频频发火。
书本里讲,课堂会教,但盲目听从,都不及一场比赛下来孩子更能理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外国人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更看重在运动中有没有尊重对手,鼓励队友。在传球过程中,要懂得提前为同伴铺路;身为队长,要能在赛场承担责任,凝聚团队。是否热爱运动,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分水岭!
好和更好的差别在于:你盯着一方屏幕刷手机的时候,别人的家长放开手,迈开腿,带领孩子投入到运动中。
你把孩子塞进“兴趣班”“补课班”,为他们的社交发愁时,别人的孩子在和队友一起冲锋陷阵时,找到了归属感,荣誉感,发展出社交力和领导力。
如何做:
刚开始运动会分泌乳酸,无论身体还是毅力都要吃一点苦。成人办一张健身卡新鲜几天就不去了,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并坚持下去?关键是父母对这件事的态度。
演员吴京的儿子吴所谓,因为早产担心身体不好,于是孩子刚2岁就带他去健身房,打拳,拉伸。如今身强体壮,相信再过2年就能看见父子俩一同“比武”啦。
吴京习武出身,重视儿子身体锻炼不足为奇。微博上,一位爸爸则是在“被迫”陪跑。
19岁女孩儿陈逸婧,中学时体重从100飙升到160,爸爸担心因为身材肥胖影响成绩和社交自信,就每天陪她跑步锻炼,结果不仅让女儿恢复了姣好的体态,也让爸爸减重成功!
家长以身作则,把运动从枯燥的“任务”变成陪伴孩子的亲密时光,孩子渐渐地就能体会到运动快乐。比如换季时节感冒少了,这就是运动带来的免疫力;组建一个群,相约晨跑,疏懒时彼此提醒,交到了合拍的伙伴……
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无论在形体上,学习效率,综合能力方面都会拉开很大差距。我们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知,起跑线就在脚下。人间四月天,不仅有书香为伴,运动也是值得一生去坚持的习惯。
以知识为血液充实自己,以运动为筋骨强壮身心,以美好的姿态迎接生活,未来可期!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
www.yinlingyoun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