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阅读
  • 0回复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童年被允许做这4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卢灿
 


朋友家7岁的女儿有本神秘的“树洞日记”,封面歪歪扭扭写着:“大人的世界好奇怪。”翻开内页,稚嫩的笔迹记录着:
“妈妈说不能光脚踩水坑,可是雨水亲脚趾头时会笑哎!”
“爸爸扔掉了我用树叶做的‘魔法药水’,他说那是垃圾。”
“老师让我把太阳画成红色,可是阴天的太阳明明是银色的……”
这本日记让我想起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的研究结论:“当孩子被允许保留‘非常规自由’时,他们的心理弹性会比同龄人高出3倍。”
真正的童年幸福,从来不是被规训成“完美小孩”,而是在那些被大人称作“胡闹”的缝隙里,悄悄发芽的生命力。
02

第一件事:被允许“浪费时间”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总是忙得像个陀螺?
上学、补习班、兴趣班、作业……他们的时间被精确到分钟,甚至连发呆都成了一种奢侈。
可事实上,童年最珍贵的,恰恰是那些“无所事事”的时光。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蹲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一蹲就是一下午。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蚂蚁排着队,搬着比它们身体还大的食物,慢悠悠地爬行。
那种专注和好奇,让我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
可现在的孩子呢?
他们被要求“高效利用时间”,甚至连玩都要有目的——玩积木是为了培养空间感,玩拼图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
可童年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探索。
被允许“浪费时间”的孩子,才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去培养内心的丰盈。
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所以,请允许孩子偶尔发发呆、做做梦,哪怕只是躺在草地上看云朵变幻形状。
这些“无用”的时光,恰恰是他们未来面对复杂世界时,内心最温暖的底色。
03

第二件事:被允许“犯错”


“你怎么又做错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对,却忘了,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记得有一次,女儿非要自己倒牛奶,结果一不小心洒了满桌。
她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眼里满是愧疚。
我蹲下来,拍拍她的肩膀说:“没关系,我们试试再来一次。”
第二次,她小心翼翼地扶着杯子,虽然还是洒了一点,但比之前好多了。
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爸爸,我进步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不是靠我们一遍遍纠正错误,而是靠他们一次次从错误中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是在犯错中建构知识的。”
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探索;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进步。
被允许犯错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挫折中站起来。
而那些总是被指责、被纠正的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害怕尝试,甚至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
请对孩子说:“没关系,我们试试。
这句话,比任何批评都更有力量。

04

第三件事:被允许“说不”


“听话”似乎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最高评价
可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真的幸福吗?
童年被允许说“不”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捍卫自己的边界。
有一次,女儿不想穿我给她选的裙子,非要穿那件印着恐龙图案的T恤。
我一开始有点生气:“这么好看的裙子不穿,非要穿那件旧的?”
可转念一想,穿什么衣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于是,我蹲下来问她:“你为什么喜欢这件T恤呀?”
她眨着眼睛说:“因为恐龙很酷,我想像它一样勇敢!”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不”,并不是叛逆,而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被允许说“不”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尊重自己的感受。
而那些总是被要求听话的孩子,可能会变得顺从,但也可能失去自我,甚至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变得讨好和卑微。
请允许孩子说“不”,哪怕他们的选择看起来不那么“正确”。
因为,一个敢于说“不”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孩子。

05

第四件事:被允许“做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我们却总是希望他们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你怎么就不能像他一样?”
这些话,像一把无形的尺子,丈量着孩子的每一个行为。
可童年最幸福的,莫过于被允许做自己。
记得有一次,女儿在画画课上画了一只蓝色的太阳。
老师走过来,皱着眉头说:“太阳应该是红色的,你怎么画成蓝色了?”
女儿抬起头,认真地说:“因为我觉得蓝色的太阳很酷,像大海一样。”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想象力是如此珍贵。
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才能发展出独特的个性,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而那些总是被要求“像别人一样”的孩子,可能会变得优秀,但也可能失去自我,甚至在未来的人生中,迷失方向。
请允许孩子做自己,哪怕他们的选择看起来有些“奇怪”。
因为,一个能做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
06


童年的幸福,不是来自外界的评价,而是来自内心的自由。
被允许“浪费时间”的孩子,学会了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的勇气;
被允许“说不”的孩子,学会了表达自我的力量;
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拥抱独特的个性。
这些看似简单的“允许”,恰恰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所以,请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吧。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