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0回复

好的早教,从“懂孩子”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13

好的早教,从“懂孩子”开始

“他怎么总爱扔东西?”“为什么说过很多次还是记不住?”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很多家长习惯从“管教”角度解决,却忽略了:早教的前提是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藏着他们的成长需求。

2岁左右的孩子爱“扔玩具”,不是故意调皮,而是在探索“因果关系”:扔出去的球会滚、积木会响,这种“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体验,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这时与其制止,不如给孩子准备安全的小球、软积木,甚至和他玩“扔接游戏”,既满足探索欲,又锻炼手眼协调。3岁孩子说话“颠三倒四”,是因为语言逻辑还在发展,家长不必急于纠正,而是耐心倾听、用完整句子重复他的意思,比如孩子说“车车跑”,可以回应“对呀,红色的小汽车在马路上跑”,在潜移默化中帮他规范表达。

情绪引导是早教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当孩子因为“积木搭不好”而哭闹时,有的家长要么说“这点小事哭什么”,要么直接帮他搭好,却没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正确的做法是先共情:“妈妈知道你搭了好几次都倒了,一定很着急对不对?”接着引导他观察:“你看,下面的积木太小了,换个大的试试?”这种回应既能帮孩子认识情绪,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

家长的“耐心”比“方法”更重要。有的家长给孩子读绘本时,会因为孩子频繁打断、追问而烦躁;陪孩子玩时,会忍不住刷手机。但对幼儿来说,“专注的陪伴”本身就是最好的早教——当你放下手机,认真听他讲“画里的小故事”,当你跟着他的节奏观察蚂蚁搬家,孩子会感受到被重视,这份安全感会让他更勇敢地探索世界。

早教从来不是一套标准化的“课程”,而是家长用理解与尊重,陪孩子慢慢认识世界的过程。当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每一次哭闹、每一个提问、每一次“调皮”,都是他们成长的信号,而接住这些信号,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早教。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https://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